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中国女书文化的心理治疗价值

发布时间:2017-12-20 13:18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女书文化的心理治疗价值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女书 心理治疗 价值


【摘要】:中国女书是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湖南省江永县的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以及以这种文字为中心而形成的各种习俗文化。女书及女书文化以自己特有方式为世世代代生活在旧中国江永一带的劳动妇女及时、有效、合理地宣泄悲哀愤懑情绪提供了重要途径和工具;以仪式化程序为当地妇女婚嫁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持,在不自觉中起到了女性婚姻心理辅导的作用;女性通过创立各种属于女性自己的节日,为女性个性自我和才能的展示、心理放松以及自尊与愿望的表达提供了平台。女书及女书文化对当地妇女群体心理具有支持、宽慰、辅导以及治疗的作用。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H123
【正文快照】: 中国女书是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湖南省江永县的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以及以这种文字为中心而形成的各种习俗文化。女书是现今所发现的世界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也是人类文化史上非常古老的文字之一。女书直到目前为止都是世界上一种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阳;;女书:瑶族女性心理需求的一面镜子——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的女书[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2 周红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江永女书文化研究[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3 王凤华;;多民族互动背景下女书文化多元性剖析[J];船山学刊;2012年01期

4 谭文若;从“女书”现象看跨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乐伶俐;;女书学习:教育学的审视[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6 乐伶俐;;女书的教育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7 乐伶俐;;女书与女性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8 乐伶俐;;生活化:女书学习的本质所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伦玉敏;;“女书”与江永“女性社会”内在关系解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李敏;;女书流传地区的庙会习俗对女书传播的影响[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继红;汉字文化圈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洁馨;基于女书传统文化元素在江永瑶族服饰上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红波;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纪军;女书叙事诗与女性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乐伶俐;女书:教育学的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邱单丹;二十世纪女性作家笔下的母女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建华;江永女书的民俗文化解读[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晓璐;女性义弱化:“女强人”、“女博士”、“超女”的修辞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蒋甜梅;社会文化角度下女书作品的语言特色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欧阳美才;女书中的女性教育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君;湘南桂北女书文化圈中的女性民俗[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志民 ,邹建军 ,林冠兴;奇特而神秘的中国“女书”(英文)[J];Women of China;2001年04期

2 田李隽;女书的女性文化透视及文化生态保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谢志民;江永“女书”概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 唐功 ;试论“女书”译释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5 傅美蓉;女书:我们的终结,抑或我们的开始[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4期

6 邹建军;对“女书”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回答[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韦庆媛;女书产生与存在的社会基础[J];学海;2004年05期

8 田李隽;江永女书及其女性文化色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杨仁里;江永女书:人类文字史上的奇迹[J];民族论坛;2004年10期

10 ;女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研讨会[J];方言;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远藤织枝;;中国女书的文化价值[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李俊娜;;女书、假名初造字比较研究[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谢志民;;“女书”中的百越文化遗存[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4 谢志民;;论女书是瑶字不是汉字[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秦德祥;;吟诵传承的价值、疑难与设想[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彭懿;;《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新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王锋;;社会文化属性与文字的发展——以汉字系文字为例[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邓章应;;文字的命名理据与命名原则[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涛;抢救神奇女书[N];北京日报;2002年

2 明星;神秘“女书”下月走出深闺[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强洪;让女书之花重新盛开[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严农;神奇的女书[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记者 博悦;探索“女书”奥妙 保护“女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戴劲松 石志勇;中国专家抢救世界惟一女性文字——“女书”[N];大众科技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刘玉琴;女书:渐行渐远的风景[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玉琴;女书:拿什么拯救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9 于磊焰 明星;神奇女书:历史的一道谜[N];四川政协报;2002年

10 于磊焰 明星;撩开中国女书的神秘面纱[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郭蓉;《文选》李善注征引式训诂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红;《小尔雅》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振风;《史记》三家注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3 胡光美;汉语谐音现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雷芳;汉语移就辞格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向明;《红楼梦》省略类型“是”字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雪槐;《梦溪笔谈》动植物名物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俊娜;女书、假名及谚文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段洁馨;基于女书传统文化元素在江永瑶族服饰上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欧阳美才;女书中的女性教育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蒋甜梅;社会文化角度下女书作品的语言特色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2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12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f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