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合力作用下的对外翻译——外文局与20世纪后半叶中国对外翻译活动
本文关键词: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合力作用下的对外翻译——外文局与20世纪后半叶中国对外翻译活动 出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相较于外译中,中译外一直是中国翻译史上较为薄弱的一环。随着21世纪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深入,如何通过对外翻译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中国新时期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外文局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国家外宣部门,它特殊的部门性质也决定了其与新中国的对外翻译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外文局的翻译活动为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末的对外翻译活动做了梳理,旨在重新审视国家意识形态及赞助机构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与制约,并希望通过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对外翻译的特殊性,以期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更多的关注。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外来译家’研究”(12BYY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翻译政策研究”(09YJC74007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0.引言在21世纪全球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软实力”的提高成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的重要表征之一。近年来,如何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做好对外宣传、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以及如何在“文学输出”与“对外翻译”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中国文学走出去,使中国在世界上得到更多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清光;;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纵[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3 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4 马士奎;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习芝;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聪;;意识形态对20世纪中国翻译实践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唐玉娟;谭少青;;译者措辞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4 范云,邓忠,范振东;的语视角下翻译的不对等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李昕;;改写理论对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解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邵璐;政治文化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之三种模式[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小兵;;浅谈女性主义和翻译[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8 陶全胜;佛经翻译策略与佛教的中国化[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胡德香;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批评:现状与反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张丹;;从中国翻译活动的变迁看赞助人对翻译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天渊;;学人荟萃,共襄盛举——“巴蜀文化”与陪都时期重庆的比较文学[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李晶;;贯穿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的意识形态操控行为[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2 汤(?);当今中国的翻译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正;翻译中的合作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8 王金波;弗朗茨·库恩及其《红楼梦》德文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江静;语篇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3 龚隆勤;新闻作品的功能派翻译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4 徐涵;在字幕翻译中改写:赞助人和技术的双重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5 周展红;女性主义框架下的翻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6 蒋长英;试论译者主体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郭萍;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五四前后的外国文学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习芝;翻译中归化、异化之时代内涵的实证分析[D];安徽大学;2004年
9 钱雅欣;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唐卫华;从传播学角度看翻译过程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力坚;性灵·佛教·山水──南朝文学的新考察[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东风;翻译中“雅”的美学思辩[J];现代外语;1996年01期
4 杨柳;论原作之隐形[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5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6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7 屠国元,王飞虹;论译者的译材选择与翻译策略取向——利玛窦翻译活动个案研究[J];中国翻译;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红梅;赵平;;文言文的外译模式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马士奎;;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翻译现象研究[J];民族翻译;2009年03期
3 段宇晖;;旅游对外翻译中的原文本构建[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312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1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