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词频统计的《老残游记》词汇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词频统计的《老残游记》词汇研究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选取《老残游记》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描写词汇学,历史词汇学,语义词汇学为理论指导,对《老残游记》的词汇作全面的穷尽性考察,采用计量的方法进行词语频率统计和数据分析,在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对词汇分门别类,建立了《老残游记》词语结构语料库和《老残游记》词语语义语料库,尝试从词语结构和语义结构两个角度对《老残游记》文本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揭示晚清时代的社会面貌和生活百态。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老残游记》的研究现状和近现代词汇计量研究的状况以及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分词及语料标引,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分词依据、分词标准和分词实践。第三章词频统计结果分析,,主要介绍了词频统计的方法和词频统计的结果。第四章词语结构分析,主要对文本词语从词语结构角度进行分析统计归类,建立了《老残游记》词语结构语料库。第五章词语语义分析,主要对文本词语从词语语义角度进行分析统计归类,建立了《老残游记》词语语义语料库。第六章是词语对比研究,主要是《老残游记》的统计结果与《现代汉语八百词》相对比,总结出两者的差异,进而揭示近现代汉语的发展脉络。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松乔;生态变相:《老残游记》艺术观照方式解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红;试论《老残游记》的思想突破[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刘鹗;《老残游记》[J];中国残疾人;2005年03期
4 陈今;;《老残游记》音乐描写的独特魅力[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严薇青;;关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潥[J];文史哲;1962年01期
6 李延;《老残游记》的八十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7 陈辽;;《老残游记》新论[J];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8 魏立湘;略论《老残游记》的语言运用[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9 王学钧;;论《老残游记》的近代启蒙主义民族特质[J];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02期
10 王定璋;刘鹗及《老残游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四川文物;199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郭延礼;《老残游记》在国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金陵客;且慢开骂[N];检察日报;2010年
3 何冀平;这是一次特别的写作,来得霍然,成得怡然[N];中国艺术报;2014年
4 王蒙;连著名作家用词都犯错,让人头疼[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记者 郭世锋 通讯员 薛在银;泉城景点让游客感觉“很温馨”[N];济南日报;2010年
6 王巨才;眷念与惋叹纠结的乡土之恋[N];文艺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海涛;《老残游记》与山东民俗[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今;《老残游记》散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传军;刘鹗与《老残游记》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褚超;《老残游记》中的山东镜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建秋;对刘鹗以及《老残游记》的文化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莉;新旧之间的文学——《老残游记》[D];湘潭大学;2003年
7 邓辰;学术研究与伦理情感、意识形态的纠结[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秀梅;基于词频统计的《老残游记》词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9 周丹;《老残游记》晚清白话小说语体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余舟;《老残游记》处置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4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2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