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资源观视域下的语言现象与民族生存观

发布时间:2018-01-22 22:43

  本文关键词: 语言现象 生与死 维语语料 民族生存观 出处:《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的一切生存实践活动在本质上都有关生死,具体而言,就是"求生抗死"。这种生死观在语言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类语言大都忌讳直言"死亡",维吾尔语也是这样,讲汉语的回族人更显示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内涵。但是,在某些语言中,"死"不总是与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相联系。在现代汉语中,"死"字结构不仅与痛苦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表达愉快的心理感受。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道教思想在汉语语言结构上的反映,它既不强调生,也不忽视死,生、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表示愉快的心理感受和不愉快的心里感受的"死"字结构。
[Abstract]:In essence, all human existence and practice activities are related to life and death, specifically, it is "survival and resistance to death". This concept of life and death has left a deep mark in the language. Most human languages are taboo to say "death". The Uygur language is the same, and the Hui people who speak Chinese show the connotation of this language phenomenon. However, in some languages, "death" is not always associated with unpleasant psychological feelings. In modern Chinese.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d "death" is not 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inful psychological feelings, but also can express the happy psychological feelings. We think that this phenomenon is the reflection of Taoist thought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tructure, and it does not emphasize lif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ath, life and death is dialectical and unified. On the basis of this kind of thought, there is a structure of "death" which expresses the happy psychological feeling and the unpleasant heart feeling.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
【分类号】:H2;C955
【正文快照】: 人的生命活动,由人本身的特点决定。生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那就是对生的渴求。只要生命存在一天,这种对生的渴求就存在一天。这种渴求是先天的、固有的,是难以消除的,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就是靠这种求生欲望开展一切生存实践活动,而这些活动所体现的是人类心灵深处发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海英;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育才;正确看待当前的汉英混用现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杨晓黎;鲁迅小说词语的形象色彩义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孙建军;汉字的超符号功能及其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5 任荣;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由兴波,姜涌;唐诗空白艺术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李海燕;;从信号察觉理论的角度分析语码转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陈海叶,赵应吉;句法象似性及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王静;香港媒体语言中的语码夹杂现象[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5期

10 俞咏梅;;汉语学现代转型的前提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LIU Caiy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omskyan Transformal Linguistics and Hallidayean Functional Linguistics[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锦芳;;中西文化下广告翻译的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易静;;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错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方欣欣;;听力课中引入外来词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实验报告[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6 邹冬心;;阿语报纸硬新闻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A];当代阿拉伯问题研究——“当代阿拉伯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国富;姚秦汉译佛经助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春美;基因不能做什么——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3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孙红娟;对当代“无思”状态的反思[D];复旦大学;2004年

7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9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付安权;东乡族小学生汉语文学习困难与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响;英汉表现法差异对中学生英语读写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尹红蕾;俄罗斯民族的情感性在俄语某些语法范畴中的体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珞翰;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初探——兼论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梅珍;回头看与向前看[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石,

本文编号:1455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55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