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谐: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枢纽
本文关键词: 民族地区 语言和谐 制约因素 思考 出处:《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语言和谐提到了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重视。青海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谐,应从民族语言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从语言交际的角度,从语言全息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文化、语言三者的契合,去认识语言和谐的制约因素。这样,就会对保障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产生更加积极深远的意义。
[Abstract]: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 CPC Central Committee referr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harmony to national unity. The height of national prosperity. This fully reflects the party's emphasis on the extremely distinctive na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language. The language harmony in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of Qinghai ethnic area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languages and cultural cust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holographic development, to look at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onvergence, to understand the constraints of language harmony, so as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National unity has more positive and profound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批准号08XYY0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
【正文快照】: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的7级地震,举世瞩目。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援壮举中,最现实、最直接也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受灾群众与救援人员的语言沟通问题(下称“玉树问题”)。诸多的伤残者因为语言不通而延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甚至失去了生命。为此,赈灾指挥部组织了一批又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雪莲;汉语规范型词典的世纪回顾[J];辞书研究;2000年04期
2 刁晏斌;;现代汉语量词的显现与潜藏[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宇明;清末文字改革家的方言观[J];方言;2002年03期
4 彭望苏;对大学生掌握常用汉字情况的调查和思考[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周力;马永;;“汉语保卫说”论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6 萧国政;试论21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内涵构成与发展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张建强;“地方普通话”研究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8 施春宏;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读后[J];汉语学习;2001年02期
9 俞允海;论新词语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赖先刚,张静;乐山人的气质与相应的方言语音因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施向东;张婷婷;;关于汉语拼音字母a和g的印刷和书写规范问题[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2 于根元;;20世纪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王晖;;1994年以来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概述[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晖;;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词汇、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普;;论国家语言资源[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强军;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信息技术领域新术语自动提取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史艳岚;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报刊新闻主题词群及相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1团加工厂河南上蔡话的演变[D];新疆大学;2001年
2 胡大柳;《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分析及处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解江红;汉法词典中新词语的收录原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4 陈勇力;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黎燕;品味文学语言的诗性美[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林松华;新闻流行语汇的生态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腊花;论武汉年轻人对武汉方言普通话和英语的态度[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樊小玲;基于“时间”、“频率”概念和“新词语发现软件”的报刊新词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霞;翻译西方与改写中国[D];青岛大学;2005年
10 李培涛;汉语规范模式论析[D];西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建强;;中介语理论与PSC论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吕必松;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庆厦;;论新时期的民族语言翻译[J];民族翻译;2008年01期
2 邢绡红;;民族地区高校法学双语教学改革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张梅;;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地区的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魏继洲;;规范化与开放性——关于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J];市场论坛;2011年08期
5 任海棠;杨娜;;语言态度对普通话与陕西话语码转换的影响研究[J];唐都学刊;2011年04期
6 吴春玲;;论民族地区汉语方言与高校普通话教学——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7 储著武;;春天的服务——访全国“两会”民族语文翻译组组长,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局长、党委书记李建辉[J];民族翻译;2011年01期
8 刘青兰;斯琴;刘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对甘肃省民族语文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民族翻译;2009年02期
9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J];民族翻译;2010年04期
10 罗嘉福;;认清形势 狠抓落实 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在2011年度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伟;;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民族文字的作用[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2 陆国器;;我看布依文的作用[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郭堂亮;;依法推行布依文教学 发展民族经济[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许嘉璐;;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珍;民族地区不要忽视双语标识[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记者 李睿R,
本文编号:1463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6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