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接触看白语的系属问题
本文关键词: 白语 语言接触 语序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白语的归属应该根据其来源来定,白语可以成为藏缅语族之下的一个独立的语支——白语支。在考察白语这种语言接触程度比较深刻、受汉语影响比较大的语言的系属关系时,应提高语法成分所占的比重。白语是研究语言接触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个案,借助白语,可以发现在语言接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语序的变化;大语序的变化又会领先于小语序的变化;而在众多的小语序中,有些方面变得比较快,有些方面又变得比较慢。
[Abstract]:The attribution of White language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its origin. White language can become an independent branch of Tibetan and Burmese languages-Bai language branch.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grammatical elements in the genealogies of languages which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Chinese. White language is a typical case of language contact, with the help of white language. It can be found that when language contact reaches a certain degree, it will cause the change of word order. The change of large word order will lead to the change of small word order; In many small word order, some aspects become faster, others become slower.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
【分类号】:H252
【正文快照】: 白语以其独特的面貌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目光,一百多年来,有关白语的研究成果颇丰,白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向前推进。2008年出版的汇集了多年来学界对白语研究成果的《大理丛书·白语篇》,[1]为白语今后的深入研究又提供了非常可靠的研究基础和参考便利。白语研究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琴;汉语称谓的文化透视[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杨立琴,王贞茹;汉语姓名地名系统的文化透视[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陈燕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郭利霞;侯瑞芬;;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盛丽春;韩梅;;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6 杨文全;报刊标题中的三种语用现象说略[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彭锦维;方言与文化研究的思路[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汪虹;;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徐文堪;谈早期西方传教士与辞书编纂[J];辞书研究;2004年05期
10 曹小红;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汉英跨文化交际[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倪建平;;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陈志云;;《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外来文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司提反·米勒(Stefan Müller);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语法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波;[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2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3 赵丹;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万绍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东梅;英语词汇与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楚云(Pattaya Tinnatayanon);从汉语熟语看中国传统等级观念[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9 郝瑞丽;人际关系和称谓系统的跨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邝萍;双语及少数民族语言维护[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绍尼;白语基数词与汉语、藏缅语关系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苏玮雅,艾磊,普一之;白语否定动词各种形式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艾磊,苏玮雅,尹曼芬;白语喜洲镇话声调的测试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颜晓云,陆家瑞;史载白语丛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李正清;大理古代名物解[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03期
6 段伶;白语语音变化的构词方式[J];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杨品亮;关于白语系属的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8 杨文辉,王锋;双语对白族命名的影响[J];民族语文;2003年05期
9 罗自群;;白语表示持续意义的t■~(44)“着”、ts鄽~(42)“着”[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徐琳,傅京起;古白语贝币名和量词的遗存[J];民族语文;200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董建中 记者 赵锐明;《白语汉词考释》出版[N];大理日报(汉);2010年
2 记者 张建平;首届白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理召开[N];大理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孔云秀;剑川县SIL白语合作项目引起国内外关注[N];大理日报(汉);2007年
4 禹言;一部大型语言国情专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周振鹤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澳门番语杂字全本》简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袁志勇;“字母词”走进日常生活[N];科技日报;2007年
7 邸永君;毕苏语研究的重要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禹岩;民族所少数民族语言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刘丹青;开采民族语言研究“宝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黄行;语言翻译与语言多样性[N];中国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金灿;云南鹤庆白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包萨仁;蒙古语族东乡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5 吴小奕;跨境壮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顾钦;语言接触对上海市区方言语音演变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9 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晓梅;广西融水诶话声调形成的优选论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伟;现代汉语外来类词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夏莲;语言接触和语言迁移[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金丽娜;语言接触中的句法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4 贺珍;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俄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万云文;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向塘(新村)方言语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波;广西壮语区地名与壮汉语言接触、文化交融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7 赵福林;语言接触所引发的蒙古语词汇变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阿不都若夫·塔吉;汉维语言接触中汉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9 秀媛;语言接触所引发的鄂尔多斯土语语言结构演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恒汉;从词汇互借看英语与闽南话的语言接触[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83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8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