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用学探索:语言、认知与跨文化视角》介绍

发布时间:2018-02-24 04:00

  本文关键词: 语用学研究 跨文化视角 语言应用 跨文化交际 认知模型 言语行为 程式化 跨文化语用学 关联理论 语言运用 出处:《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语用学探索:语言、认知与跨文化视角》(Explorations in Pragmatics:Linguistic,Cognitive and Intercultural Aspects)2007年由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主编为纽约州立大学Istvan Kecskes教授和耶鲁大学Laurence R.Horn教授。全书精选了2006年3月在德国召开的第31届LAUD研讨会上的11篇论文,其中包括Searle的主题发言、6篇大会报告和
[Abstract]:In 2007 , it was published by Mouton de Gruyter Press , edited by Professor Istvan Kecskes of State University in New York and Professor Laurence R . Horn , Yale University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9BYY020)的资金资助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树学;冯丽;;外语教学的语用意识与语用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王欣燕;曾亦智;;浅谈我国英语语用学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t;;语言顺应论研究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袁金秋;;语用学理论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解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年04期

5 李燕;;语用学在双语词典编纂词语定义中的应用[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郝晓宁;;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涉及的文化认知内容[J];语文学刊;2008年23期

7 张树彬;李熙;;语法正确与语用得体——大学英语教学的语用学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8 钱冠连;;语言符号的局限和语用学[J];外语研究;1991年04期

9 徐海铭;论语用学研究的趋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10 刘根辉,李德华;中国语用学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J];现代外语;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林林;;委婉语功能的语用学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朱建平;;从语形学、语义学到语用学[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3 杨梅;童铸;;中西方文化冲突与奥林匹克运动中跨文化交际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李开荣;;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意识差异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刘源甫;;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图式——共性与差异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赵阳;;中西方面子的对比与文化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黄斌;;中国大学课堂中的文化多元性及其实用价值[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李安嫦;李禹;王静;;回顾与展望: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发展——三本外语教学学术期刊的综述[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刘艳秋;;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宋晖 通讯员张新红;语用学研究趋向多元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徐川山;扎实推进中国的语用学研究[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3 记者 李晓虹;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启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马丽伟 于晓华 秦静;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维度探究[N];吉林日报;2010年

5 靳琰 曹进;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N];光明日报;2004年

6 桂晓风;让我们的母语更加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推动学科建设发展[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戴晓东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主导到亚非突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薛小梅;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叶秀华邋通讯员 刘红;景宁斥资百万实施“畲族语言应用与保护工程”[N];丽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鸿琨;词汇语用学之阻遏现象新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殷杰;哲学对话的新平台[D];山西大学;2002年

3 褚修伟;程式性言语事件—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语用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根辉;计算语用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春星;对幽默翻译中语境调整的语用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兆娟;语用学视角下的双语词典词语定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晶;从跨文化视角看翻译[D];厦门大学;2006年

3 李世强;中西商务沟通中的冲突分析:跨文化视角[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敏玲;汉语语境下夫妻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赖阳;试论语用的基本原则[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卿;从英汉文化空缺词看跨文化视角下的文化空缺现象[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倩;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熊启煦;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娜娜;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英文禁忌语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e,

本文编号:1528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28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