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本文关键词: 语码 语码转换 社会规则 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结合其他语言学研究路向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重新全面剖析语码转换现象,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社会规则是语码转换的外在动力,而交际者心理则是其内在动因。此外,对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做了较系统的梳理。前者体现交际者的社会身份,调整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反映社会场景;后者提供便利,表达情感,缓和语气,并创造幽默氛围。
[Abstract]:Combined with other linguistic research direction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ode-switching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reveals that the social rules are the external motive force of code-switching, and the communicative psychology is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 of code-switching are systematically combed. The former embodies the social identity of the communicator, adjusts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reflects the social scene, while the latter provides convenience, expresses emotion and softens the mood. And create a humorous atmosphere.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计划项目(2010JK321) 西北大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09NW69)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杜辉;语码转换与社会规则[J];外语研究;2004年01期
2 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年01期
3 张艳君;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J];学术交流;2005年05期
4 席红梅;;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探析[J];学术交流;2006年07期
5 徐蓉;;宁波城区大众语码转换之调查分析[J];中国语文;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秀;;汉英语码转换的成因及语用功能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尹蓉;;语码转换映射下移民对身份的寻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3 冯丽云;《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闫枫;;情景喜剧《爱情公寓》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5 王丽梅;;大学物理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穆亚沙尔穆罕默德;;关于普通话和方言语码转换之浅谈[J];才智;2012年07期
7 张艳君;;英语专业语言学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8 吴汉平;;网络英汉语码转换的多重文化内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张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何昕;;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适应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 牛 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雪融;汉—英双语儿童语码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冰;非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成燕;顺应论视域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的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雷难;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实证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艳飞;从顺应论角度看流行歌曲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迟小琳;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闫佩佩;双重文化身份的话语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毕秋波;汉英语码混用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范学敏;从顺应论角度分析现代电视剧中的汉英语码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虹;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昕;微博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文雄;语码转换的语用考察[J];渝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刘绍忠,段林远;从校园交际看“语码转换”的原因[J];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3 张丽;语码转换综述[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李经纬 ,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5 兰萍;语码转换及其社会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娜;任海棠;;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颜研;;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J];绿色科技;2011年04期
3 张竹莉;;浅析语码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陶潇婷;;商务翻译中的语码转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李瑶;;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6 陈玉秀;;汉英语码转换的动因浅探[J];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于翠红;;语码转换动因探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杨朝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6期
9 苏君;;我国流行歌曲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现象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吕晓棠;;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与分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恬;;试论当前中文会话中的语码转换与换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 牛 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书书;张积家;程利国;;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的情境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谢书书;张积家;程利国;;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的动机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谢书书;程利国;张积家;;语言态度对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李予军;;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城市化发展与语言的变迁[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陈原;;论语文词典的推陈出新——应用社会语言学札记[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陈原;;在文化背景接触下进行的语言接触——社会语言学札记[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10 高静;路继伦;;The Changing FF rule in Tianjin Dialect[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温州市政协副主席 姜嘉锋;让关系服膺于社会规则[N];温州日报;2008年
2 成露;“牛气当道”是对和谐社会的戕害[N];工人日报;2007年
3 李颖 罗静;国内首家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在南京大学建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杨永林;面向新世纪的社会语言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喻中;法学的社会功能[N];光明日报;2005年
6 驻苏记者陈韶旭通讯员罗静;实验室里研究“说话”[N];文汇报;2003年
7 潘瑶;萧昱:特立独行的游侠[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记者 李松邋黄洁;行骗者可分三类且多“扮”副职[N];法制日报;2007年
10 张思宁;假证件的真实空间[N];辽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璐;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英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慧莉;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苗炎;哈特法律规范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镭;习惯与法律:两种规则体系及其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梅萍;结合围捕问题的合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高献忠;虚拟社区秩序的生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虹;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翟燕宁;文学作品中语码转换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3 云彩霞;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迟小琳;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琦;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丽霞;BBS会话中中英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向丽;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8 胡经纬;双言背景下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利平;大学校园语码转换动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慧美;多语者奇偶数语码转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0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3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