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合并与移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4 13:47

  本文关键词: 合并 右向合并 移位 连续层阶移位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合并与移位是两个基本的句法操作。在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早期,合并与移位的思想已有雏形。但是在整个转换生成语法的较早阶段,由于句法表征的思想占据主导,对于句法推导有至关重要意义的句法操作——合并与移位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乔姆斯基等转换生成语法的领军人物将这一句法理论置于生物语言研究的背景下,将先前的最简主义进一步简化推进到语段理论阶段。而这一理论简化是在进一步明确合并与移位操作在句法推导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可以说,语段理论同此前的任何其他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相比,都更注重合并与移位操作的意义。 但是,转换生成语法毕竟已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形成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早期理论中静态的表征思路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完全被抛弃。而生物语言研究背景下的语段理论则完全基于动态的推导。因此有必要在新的理论体系下重新审视合并和移位操作以排除表征研究的干扰。有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如下问题作为研究对象:1、合并顺序。转化生成语法基于表征的思想构建了左向合并理论,这一理论是否真正揭示句法事实?如果不是,正确的合并顺序是什么?2、移位操作。既往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层面对该操作是否必须提出了质疑。本研究试图回答,移位操作是否存在?3、移位模式。转换生成语法在表征统一的目标下,建构了连续的层阶移位理论。本研究试图阐明:如果移位存在,基于动态推导的移位模式是什么?4、合并和移位关系。合并和移位都是在生物语言研究背景下提出的,两者关系如何,何者为第一性及其对语言进化的意义是什么? 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考察,意在从句法理论及实验验证两个层面对合并与移位进行较系统的审视。对于合并顺序,本研究采用归谬法,在理论层面分析左向合并违背句法事实和认知事实,以论证左向合并的不合理性。对于移位操作,本研究在分析既往实验范式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中国学生为实验对象的E-prime实验。实验选择关系代词作主语和宾语的两类英语关系从句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判定学生在关系代词做宾语类关系从句的理解中是否存在延迟,进而验证移位操作是否存在。对于移位模式,本研究采用归类剔除法,将已有的连续层阶移位中各种移位先行分类梳理,再将不必要的移位操作剔除,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新的移位模式。对于合并和移位的关系,本研究结合语言进化的生物背景,通过分析合并和移位在语言进化中的各自作用探讨二者的关系。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就合并顺序而言,传统转换生成语法认为合并遵循左向合并的顺序。本研究认为这一合并顺序是在调和成分构建和主谓关系的矛盾以及分析成份统制基础上提出的,带有明显的表征痕迹。按照左向合并的思路,正常的格,一致以及约束关系难以建立,一些具体的语法现象如动词组前置及双宾语结构推导得不到合理阐释。从生物语言研究的经济性角度看,左向合并违背了语言加工和认知的机制,增加了语言机能的负担。本研究认为,在转换生成语法新的推导理论层面,右向合并可能更有效的解释句法现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右向合并的相关句法操作进行了说明。附加语进入推导的位置则相对灵活。 就移位操作而言,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对关系代词做宾语类关系从句的反应时较主语类有较为明显的延迟,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前提下,本研究认为,移位是可能的句法事实。 就移位模式而言,传统转换生成语法依据句法表征统一性的需求设定了连续的层阶移位,即语段的中心及从属成分需经历层层的移位提升才形成最终的表达。本研究对各类移位进行了仔细的句法梳理,认为主语不需要经过提升而直接着落在T成分的标示语位置。这就在一定意义上取消了主语移位。而作为格过滤条件需满足型语言,英语中必须保留宾语移位,特殊结构seem中的主语提升本质上是宾语提升。在中心语移位方面,保留T-C移位,V-T移位,但取消V-v移位,因为v的引入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价动词的结构推导,在句法推导的实践层面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且不经济。本研究还据此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意义的移位操作的相关总体模式。即能不移位就不移位,确需移位则就近实施,远距离以为可以一步实现。 就合并和移位的关系而言,在语言的进化中合并是先出现的句法操作,其主要涉及语义逻辑的构建,移位是后出现的句法操作,其主要涉及语用方面的表达需要。因此合并具有先决性。移位操作体现了语言表征的复杂性和精细性。 本研究进行了一次结合句法理论和实验论证来研究句法操作的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研究,本研究部分地论证了移位存在的可能,从而有利于消除对移位存在的异议。在合并的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对左向合并提出了异议,提出右向合并的思路和具体操作,并提出了一些有别于传统生成语法的操作界定;在移位的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提出了不同于连续层阶移位的有选择的移位模式,对部分移位做了剔除。同时,本研究还结合合并和移位的思想对英汉语中的部分结构尝试性的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推导说明。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4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智义;;基于既往理论和实证的岛效应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本文编号:1530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30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