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东北地区中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语音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 初级阶段 泰国中学生 汉语语音 语音偏误 出处:《云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泰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血脉相连,“汉语热”在泰国经久不衰。在泰国汉语正逐步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学习汉语。语音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难点就是教师应该教授的重点,因此,本文是在本人的实习学校——泰国呵叻府rd崆中学进行了初级阶段语音教学有关情况的调查,在研读了很多前人对语音学习状况的研究著作的基础上,借助第二语言习得的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就初级阶段中学生在课堂上和口语考试中出现汉语语音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试图讨论解决或者减少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第一章先就笔者自己在泰国的汉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一下目前泰国汉语教学现状及东北部志愿者的情况,简要介绍下前人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学习状况方面的研究并介绍了本文中所采用的测试和分析的理论背景和依据; 第二章对汉泰语语音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先整体讨论两个语音系统,再分析和总结这两种语言语音系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比较将对下文的对泰汉语教学和研究均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 第三章详细介绍本次测试工作的步骤并对测试的语音样本进行采集、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 进而在第四章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等分析这些语音样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都是在汉泰语语音系统对比的基础上得来的; 在第五章中,笔者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初步提出一些对泰汉语教学的方法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加以实践和论证; 最后结论部分回顾一下本论文所作的研究工作,并展望汉语教学的美好前景。
[Abstract]:China and Thailand are geographically close, cultural and consanguineous, and the "Chinese craze" has survived in Thailand. In Thail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gradually being incorporated into th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system. More and mor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gin to learn Chinese. Pronunciation is the basi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key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phonetic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my internship school, the Thailand Yalat FuerkongMiddle School, and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many previous works on the study of phonetic learn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terlanguage theory and error analysis theo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pronunci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oral examin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 the primary stage. And tries to discuss the solution or reduces these problems the method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ailand and volunteers in the Northeast of Thailan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phonetic learn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basis of the testing and analysis used in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and Thai phonetic systems, first discusses the two speech systems as a whole, then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peech systems. These comparisons will provide a strong theoretical guarantee for the follow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Thai Chinese;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steps of the test and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sort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peech samples. Then, in Chapter 4th, we use the error analysis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interlanguage theory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se phonetic samples, all of which ar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Thai phonetic systems. In chapter 5th, based on my own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Chinese to Thailand, which need to be practiced and demonstrated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n the future; In the last part, the author reviews the research work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bright prospect of Chinese teaching.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匡腊英;;菲律宾华裔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语文学刊;2008年19期
2 许艳艳;;泰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及教学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陈羽;;日本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J];三江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Z1期
4 李泽超;闫丽萍;;中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策略[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周杨;;地方普通话与英语语音学习关系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6 刘乃华;汉英语音系统主要特点之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7 卢玉珍 ,李维宗;汉语专业民族学生语音教学重点探讨[J];语言与翻译;1993年02期
8 王艺平;英语语音学习技巧[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9 林一鸣;;从“敦”字读音演变看汉语多音字的音义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任晓妍;;汉语语音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双重作用[J];考试周刊;200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扬;谢春雪;赵小囡;李红;;基于模糊聚类的方法评定学生的学习状态[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冉启斌;;语音融和的类型及表现[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3 徐波;;面向网络计算的汉语语音信息处理[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徐波;;面向应用的汉语语音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周昊朗;王岚;陈珂;;一个面向说话人识别的汉语语音数据库[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周昊朗;王岚;吴玺宏;迟惠生;;一个面向说话人识别的汉语语音数据库[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一届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西云;赵铁军;王丽;;基于神经网络的汉语语音重音标注研究[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8 胡伟湘;徐波;黄泰翼;;汉语语音韵律边界的检测和识别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郭晨;;汉语语音技术[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传锋;许净露;金一波;;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林玉平;取消“熟悉学生”环节又何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闻立;汉语语音研究的先驱——赵元任[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胡绍航;全新奥迪家族以超强豪华阵容亮相广州[N];中国工业报;2005年
4 向勇 杨明伟;八成大学生士兵成为基层骨干[N];解放军报;2009年
5 成铭;汉语和英法德等10种外语互动学习平台建成[N];光明日报;2007年
6 李竹深;幝〖TPMNRB20090727B02200BT〗〖TPMNRB20090727B02201BT〗[N];闽南日报;2009年
7 语言所 宇茵;精心组织跨学科联合攻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周玮;汉语和英法德等外语,互动学习平台建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记者 李雪林;学业与管理“无缝链接”[N];文汇报;2006年
10 周红梅;语音艺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N];莱芜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斌;实用化汉语语音识别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2 秦宇强;汉语语音基于包络频谱调制模式的连续情绪计算[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金学成;基于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唐步天;音频信息隐藏关键技术研究及识别技术的信息安全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蒙军;唇读发声器中视觉信息的检测与处理[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盛;汉语语音情绪识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周维;汉语语音同步的真实感三维人脸动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赵微;汉语阅读困难学生语音意识与视觉空间认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楠;对泰东北地区中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语音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特古德尔吉雅;蒙古学生汉语语音教学对策[D];山东大学;2012年
3 曹丽;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丛明君;面向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多媒体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5 金泳周;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相瑞;技术支持的农村客家方言儿童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研究[D];深圳大学;2011年
7 柳自美;对韩汉语语音教学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媛;基于“协同教学”的韩国高中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祖磊;对蒙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晟达;中学阶段日韩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差异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2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3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