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语言学: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的厘清与追踪
本文关键词: 经济语言学 语言经济学 修辞 学科交叉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经济语言学是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普遍发生"语言转向"的国际性思潮语境下诞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质。经济语言学与语言经济学存在着某些内在的关联,但两者的研究视角不同,从而体现出不同的理论维度。经济语言学业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议题以及针对经济理论文本进行修辞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学术追踪与框架梳理,不仅可以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兴起,还将提升理论经济学自身的发展空间。
[Abstract]:Economic linguistics is a new frontier subject born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thought of "language turning", which generally takes place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conomic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economics have some internal relations, but their perspectives are different. Economic linguistics has formed an independent subject topic and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rhetorical research on the text of economic theory, which is followed up by academic research and combed with its framework. It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rise of new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s, but als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itself.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基金】:吉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项目批准号2010JC035)
【分类号】:H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8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孙良诚;;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曙光;;资源要素租金与国有企业改革——兼论重建“全民所有制”[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8年
2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崔希亮;;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A];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赵金铭;;“说的汉语”与“看的汉语”[A];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社会;;对外汉字教学十八法[A];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王彦雨;;科学文本研究的神话范式及其转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刘树君;;经济学数学化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晋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国权;;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2期
2 黄知常;修辞与语言经济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袁俏玲;;简论经济语言学[J];船山学刊;2007年03期
4 祝吉芳;;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英语知识》[J];英语知识;2001年01期
5 黄知常;修辞中的语言经济学[J];修辞学习;2002年03期
6 ;语言经济学:非主流语言学与非主流经济学的牵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3期
7 丁丽欣;;简析语言经济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0年08期
8 韩虎林;近十年国内外国语言研究基本动态[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9 莫再树;张小勇;张云;;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袁俏玲;;从语言经济学看中外地名的经济学内涵[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汝为;;修辞研究与“博客”牵手[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苏剑;;语言立法与小语种语言保护:一个语言经济学的模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卫国;陈屹立;;经济学的语言与语言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的一个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希杰;;修辞研究,修辞学史,修辞学评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5 李义海;;郭沫若西周金文修辞研究及意义管见[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6 鞠玉梅;;关于修辞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宫岩;;“三一”理论的逻辑结构[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施发笔;;探索的历程 科学的结晶——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铁民;;浅论句群修辞及其思维艺术[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10 郑庆君;谭琳;向琼;;推陈创新语坛典范 博大精深三一特色——《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及王希杰学术思想座谈纪要[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卫国;语言经济学研究存在三个主要维度[N];光明日报;2009年
2 徐大明;语言经济学的疑问与混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卫国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语言经济学研究所;语言经济学三大命题: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薄守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经济学:非主流语言学与非主流经济学的牵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姜国权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博弈论和演化论拓宽传统语言学研究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用规则来解释规则 用语言来解释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马美著;汉字修辞:修辞学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春玲 实习生 向斌;态度决定高度[N];黄石日报;2006年
9 陈光磊;何必再来“倒装”?[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10 严云受;开拓修辞学研究空间[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2 毛兵;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柴改英;英语广告语篇的同一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洪雷;中国小说修辞模式的嬗变[D];山东大学;2006年
7 马景秀;新闻话语意义生成的系统功能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李华;《左传》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屹然;语言经济学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艳春;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网络语言的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熊伟;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口译教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吾买尔江·依不拉音;“乐师传”的修辞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佃国华;在虚伪与真实之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钰;对诡辩的修辞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张娟;改革开放以来新词语衍生和发展规律的认知解读[D];湘潭大学;2007年
8 王红娟;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对企业简介汉英翻译冗余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温伟华;《京华烟云》中言语交际的语言经济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韩佳彤;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对上海世博中国展馆简介汉译英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4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4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