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所指不一致与语义变化的动态机制

发布时间:2018-02-28 06:03

  本文关键词: 所指 所指的不一致 语言变化机制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言符号是约定俗成的,语言交际的前提是同一语言社区的语言使用者对同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界定保持一致。能指的一致问题极为明显,人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发音或文字的一致是交际所必须的,但所指的一致问题却由于意义本身的模糊与动态性而往往不被人们所察觉。所指的这种不一致既是语言变化的机制,也导致人们交际过程出现困难、误解甚至冲突,而语言使用中所指的趋同和人为的设定等将减少所指不一致带来的问题。
[Abstract]:Language symbols are conventional, and the premis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that the language users of the same language communit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he same symbol. The problem of signifier consistency is very obvious. There is a clear awareness that consistency in pronunciation or text is essential for communication, but the problem of consistency is often invisible because of the ambiguity and dynamics of the meaning itself. This inconsistency is the mechanism of language change. It also leads to difficulties, misunderstandings and even conflict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while convergence and artificial setting in language use will reduc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inconsistency.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燕;上义词与下义词的选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刘艳;浅析英语中语境对意义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陈芙蓉;试论语境中的语义理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朱宁;陈洁;;“Head”语义扩展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7 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索绪尔哲学语言观述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9 税昌锡;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和语义特征的提取[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10 雷红;意象图式和隐喻的非命题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王安民;王健;;从原型理论看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词目义项的编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余建军;;刍议英汉词典例证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侯丽娟;;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及其外语教学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6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蕾;模糊语言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2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3 刘艳宾;从释义学的角度论翻译中母语前结构的负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卢志宏;[D];安徽大学;2002年

5 付安权;东乡族小学生汉语文学习困难与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姚新奕;抽象与具体[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7 陈伟;论例证功能的对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8 方新;文化因素对法律词语翻译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9 王建国;原交际忠实翻译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10 郑兰英;[D];安徽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2 周军平;;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J];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3 杨雪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1期

4 王初明;;运用写长法应当注意什么[J];外语界;2006年05期

5 杨连瑞 ,尹洪山;发展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延军;王启燕;;所指不一致与语义变化的动态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彦;天津方言语音变化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46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46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6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