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三字格惯用语的悖词汇化

发布时间:2018-03-03 12:06

  本文选题:三字格惯用语 切入点:悖词汇化 出处:《宁波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的悖词汇化现象明显,和三音节复合词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本文是在严格区分词汇和语汇的前提下,运用语汇的理论思想方法来研究惯用语悖词汇化问题的。引论部分首先给出自己对狭义惯用语的理解,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三字格的动宾型惯用语,接下来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分析。 一、从组合特点看,惯用语以三字格动宾组合为主要形式。在韵律层面上,,2+1式是一种紧结构,内部停延不明显,适于表现偏正关系;而1+2式组合较松散,内部停延时值较长,易于表现动宾关系。在此基础上,具体到一对典型结构即“V双+N单”与“V单+N双”的比较,通过分析它们内部各成员的特性,以及对大量语料的考察,更充分地证明“V单+N双”式各成分间结合松散,成词可能性较小。从语言的认知角度分析,“V单+N双”是一个认识及表述过程,具有思想认识的叙述性,必然涉及两个语义焦点,需要通过明显的内部停延来凸显焦点,而“V双+N单”更多的是表示一种事物、现象,具有词义的整体性,自然不会有明显的停延。惯用语以“V单+N双”为主要结构形式,由一个动作和它的连带成分这两大语义焦点共同完成叙述的过程,词汇化的程度极低。 二、从表义的角度分析,惯用语语义的理解涉及字面意义和深层的隐喻意义两个方面,用词简明,所指深刻。惯用语语义的形成是字面意义向深层意义映射的过程,因而惯用语比喻意义不是直接提取的,是可构造的,也证明惯用语与词在人们的心里词典中存储的方式不同。 三、从社会性特点看,惯用语由劳动人民创造出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认识及情感。做为一种语言现象,惯用语的社会性特点在交际过程中渐渐地得到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不易,自然会对社会阴暗面和人性的丑恶面发出批判和讥讽之声,因而多数惯用语用叙述的方式传达出浓厚的贬义色彩。惯用语在日常交际中非常流行,密切反映着民生动态,也承载着社会群体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共同认识。
[Abstract]:The contrary lexicalization of Chinese three-character idiom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ree-syllable compound words, so they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fields. The introduction first gives his own understanding of narrow idioms, and determines that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ree-character verb-object idioms. Next,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to do the analysis. Fir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form of idioms is the three-character case, verb-object combination. At the prosodic level, type 21 is a compac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nal stopping is not obvious, so it is suitable for the expression of biased relations, while the 12 type is looser.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comparison of a pair of typical structures, namely "V double N single" and "V single N double", i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internal members, as well as the investig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data. It is more fully prov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V single N and double" elements is loos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word-forming is relatively sm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ognition, "V single N double" is a process of cognition and expression, which has the narrative of thought cognition. Inevitably involves two semantic focal points, needs to highlight the focus through the obvious internal stop, and "V double N single" is more representative of a kind of thing, phenomenon, with word meaning integrity, Naturally, there is no obvious delay. The idiom takes "V single N and double" as the main structural form, and the process of narration is completed by two semantic focus, one action and its associated components, and the degree of lexicalization is very low. Seco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ea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idiom semantic involves two aspects: literal meaning and deep metaphorical meaning. The meaning of idiom is simple and profound. The formation of idiom semantics is the process of mapping literal meaning to deep meaning. Therefore, the figurative meaning of idioms is not directly extracted and can be constructed. It also proves that idioms and words are stored in different ways in people's mental dictionaries. Thir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haracteristics, idioms are created by the working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idioms are gradually improv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the lower working people will naturally criticize and ridicule the dark side of society and the ugly side of human nature when life is not easy. As a result, most idioms convey a strong derogatory color by way of narration. Idioms are very popular in daily communication, closely reflect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also bear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 among social groups.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福萍;;“舍得”的成词过程浅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6期

2 李艳;;“X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文学教育(下);2010年09期

3 池建海;;“知己”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4 姚小鹏;;“最不”的词汇化及其表义功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王军;;“有(一)点儿”的词汇化与语法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1期

6 付文萍;;“一直”的语法化与词汇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7 胡孝斌;;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共同作用——谈VV的句法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8 李文山;;论现代汉语中的三个“还有”——兼论共时材料中的语法化[J];汉语学习;2008年05期

9 杨青;;浅谈“因而”的成词过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1期

10 戴庆厦;;景颇语词汇化分析[J];民族语文;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王世凯;;动宾式时量动词“为期”的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王向征;曾红玲;刘思耘;;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汪如东;;浅析“不差钱”[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邵志洪;;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昌静;;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刘芳;;“上去”的虚化进程及其成因[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张高远;;X-er与X-de的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静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近10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N];西部时报;2010年

3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肖晓晖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由合至离:语言的类推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刘云 饶琪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叠形式研究彰显问题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玉荣;基于历时学习者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与句法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韩春兰;英汉运动事件语义编码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维莎;公共政治话语中以术语为手段的掩饰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田田;与代词“并入”相关的双音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静;汉韩运动事件表达的认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昝晓燕;三字格惯用语的悖词汇化[D];宁波大学;2012年

2 王韦皓;“据说”的词汇化问题和相关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宁;“何X”的词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崔贵兵;“V不C”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5 张明友;“V不得”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6 张海霞;“继而”的词汇化[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寅威;“以为”的词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沈中平;时间词“X前/后”词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0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60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