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两种版本《人中画》的双音节化看近代汉语的下限

发布时间:2018-03-04 09:35

  本文选题:汉语史 切入点:近代汉语 出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对啸花轩本《人中画》中的单音节词在琉球写本《人中画》中的整体双音节化的现象进行研究,并对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分期提出了看法。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Huaxuan Xiao Renzhonghua monosyllabic words < > in the painting as a whole double syllable in a < > Okinawa in the phenomenon of modern Chinese and modern Chinese stage are presented.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46) 广东省高校育苗工程(WYM10083)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庄初升;;一百多年前新界客家方言的体标记“开”和“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杨耐思;加强近代汉语研究[J];语文建设;1987年01期

3 李炜;李丹丹;;从版本、语言特点考察《人中画》琉球写本的来源和改写年代[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林;;再论汉语宾语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家合;;元刊杂剧的疑问词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史国东;近代汉语被字句结构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尹蔚;介词“把”和“将”的应用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孙慧;;浅析汉语“被”字式的演进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李锦;;《三国志平话》的程度副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傅惠钧;《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9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简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陈卫兰;试论敦煌变文词汇复音化的三个趋势[J];北方论丛;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妮;;从典型理论看词典中文体意义的标注方式[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傅永和;;二十世纪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工作[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杨合鸣;李作君;;《诗经》《楚辞》“宾·述”式对比研究[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张小孴;;试论敦煌书仪的语料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雪梅;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D];北京大学;2010年

7 王前;中古医书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史维国;先秦汉语方所表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叶建军;《祖堂集》疑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晓涛;现代汉语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的相通性及构式整合[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继磊;广丰方言代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

2 秦瑞;翼城方言的代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马丽;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凤飞;关汉卿杂剧连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卫平;“却”的语法化[D];温州大学;2010年

7 刘玉婷;湖南汝城话的体貌系统[D];湖南大学;2009年

8 刘颖;宣城方言结构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黄玉淑;《夷坚志》同素异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程瑶;舒城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辽;;明末清初的“啸花轩现象”[J];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03期

2 刘丹青;“唯补词”初探[J];汉语学习;1994年03期

3 庄初升,刘镇发;巴色会传教士与客家方言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汉语学报》2009年(总第25—28期)总目录[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2 胡静书;;汉语揣测副词发展史简述[J];文教资料;2010年01期

3 徐清华;;说“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4 梁银峰;;《祖堂集》的时间副词系统[J];长江学术;2010年01期

5 张立群;;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分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01期

6 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的事实分布及标题类型与标现形式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庆祝张斌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现代汉语描写语法》首发仪式”会议通知[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8 张桃洲;;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以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9 王彤伟;;“豕、彘、猪”的历时演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叶天山;;高校古诗文教学中诵读字音的通融[J];文学教育(下);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继华;;走进文言世界 感悟传统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曹莉亚;;现代联绵词的界定——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之联绵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释义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刘巍;陈艳;;“准异形词”的释义与规范处理——“曼延”“蔓延”“漫延”的形义关系及应用考察[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楠;;“无时无刻”的古今演变与词典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谷建军;;专业教材与职业教材的互补——汉语言文学教材实践变革[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7 汪大昌;;编写教材要多为学生着想[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8 王学东;;现代文学史的语言维度及其向度——以曹万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为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巫小黎;;构建现代汉语文学史刍议[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张莹;;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现代汉语小说创作[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靳晓燕;生活、语言,谁牵引谁[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靳晓燕;生活、语言,谁牵引谁[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温舒;惠州话已成语言海洋中一个孤岛[N];惠州日报;2011年

4 阮直;慎独是灵魂家园的需要[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分(fèn)儿”和“份儿”的用法有什么不同?[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6 李国华;也说“楼××”类ABB式新词[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伊明;“掉头”改为“调头”更人性化[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8 袁金生;邯矿集团云驾岭矿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N];工人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王月清;南大诞生首位维族博士[N];南京日报;2010年

10 王学东 李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地震诗潮难以拯救当今诗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美妍;先秦两汉特指式反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段颖玲;《十二楼》的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素英;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莹;近代汉语并列关系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郑娟曼;现代汉语贬抑性习语构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刘杰;汉语相似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蔡丽;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D];暨南大学;2010年

8 张振羽;《三言》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燕玲;现代汉语小句内疑问代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思;跨语言视角的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刘颖;宣城方言结构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褚晶;“一直”和“一向”的句法语义分析[D];北京大学;2010年

5 丁杨;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6 麻欣;《后汉书》双音动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秀丽;现代汉语中副名结构产生的原因与效果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唐之韵;现代汉语“V_感+来”式双音词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若杨;“V着(N)+VP”格式再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淼;构式的形成与特点[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5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65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