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马来西亚华语单元音比较
本文选题:华语 切入点:单元音 出处:《语言研究》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来西亚华语a、u和ι的发音与普通话非常接近,女性发音人的i和ü比普通话的略低一些,然而男性这两个元音的发音则与普通话没有差异。马来西亚华裔女性ε的舌位略高一些,而男性的ε比较偏前;他们的o比普通话的o偏后一些。受马来语的影响,马来西亚华语的γ比普通话的γ偏前一些;受汉语方言的影响,他们的舌尖后元音ι与普通话的ι差别较大。
[Abstract]:In Malaysia,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hinese alphau and l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Putonghua, and the I and U of female speakers a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Putonghua. However,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two vowels in men i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in Putonghua. The tongue position of Chinese Malaysian women is slightly higher, while that of men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en, and their o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Putonghua. They are influenced by Malay. The 纬 of Malaysian Chinese is a little higher than that of Putonghua, and influenced by Chinese dialects,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phonetic vowels and that of Putonghua.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东南亚华语基本词语研究”(08BYY019)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对外汉语及汉语言专业实验平台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BKYBJG20060223)
【分类号】:H1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熙;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石锋;;普通话元音的再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4期
3 孙国华;普通话卷舌元音的声学模式及感知[J];应用声学;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照谦;;中国EFL学习者发音错误的感知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2期
2 柯永红;;论马来西亚语言特点[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覃凤余;褚俊海;;普通话韵母ing的音值[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孙雪;;国际音标元音的认识探微——基于对国际音标元音实际发音的声学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5 傅灵;;普通话对儿童母语语音意识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6 毛洪波;;语音格局研究概观[J];文教资料;2008年36期
7 胡智丹;;普通话儿化韵教学的几点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Z1期
8 马照谦;;中国EFL学习者语音感知的功能音系学分析[J];现代外语;2007年01期
9 石锋;刘劲荣;;拉祜语的元音格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陈宏;;汉语拼音方案中o的拼合与音值[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秦行音;;多元文化下的教育政策发展及其意义:马来西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李英浩;张京花;;跨语言元音的声学感知分析—兼谈普通话元音的声学感知特点[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晶;石锋;;汉英中介语语音系统的建立——中国学生发英语元音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银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话“去声+去声”双音节词重音研究之简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马照谦;;中国EFL学习者英语松紧元音习得的优选论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孙锐欣;;普通话鼻音韵尾的实验分析与矫正训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林茂灿;;北京话声调分布区的感知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陈宏;;汉语拼音方案中o的拼合与音值[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慧丽;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北京大学;2011年
3 孙雪;国际音标符号系统之元音声学特征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4 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马照谦;汉语方言儿化韵的发音音系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冬梅;从马来西亚华裔家庭用语看华语方言的兴衰[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世民;普通话双音节轻声儿化词的韵律特征[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何妤娜;安化梅城话语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范金武;太原话塞音、塞擦音、鼻音的声学分析及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文龙;马来西亚国民小学华语课程及教材的沿革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阿拉坦;蒙古语布里亚特土语元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7 陈若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许迎春;新加坡华语特色词语考察[D];暨南大学;2006年
9 侯超;合肥方言高元音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古咏洁;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与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之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之安;弱背景声对声音信号感受的影响[J];声学学报;1965年01期
2 郭熙;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熙;;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会的语言生活[A];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咏洁;;简论马来西亚华语“之”语法变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0期
2 ;美丽柯以敏[J];黄河之声;2006年04期
3 叶婷婷;吴应辉;;马来西亚的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材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4期
4 ;马来西亚——亚洲魅力所在[J];中华遗产;2006年04期
5 ;马来西亚 一年四季皆尽兴[J];影像视觉;2009年01期
6 浦园;学好普通话讲座(2)[J];语文建设;1985年04期
7 田可;;马来西亚的街头画家[J];世界文化;2007年02期
8 蔡炳耀;BennyKoo;Eugenechew;Sam Lenong;;马来西亚风情妆容[J];人像摄影;2007年09期
9 方李宏;;马来西亚,梦幻之旅[J];风景名胜;2008年03期
10 ;《青蛙王子》马来西亚开心造势[J];音乐世界;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影;何艳;;华语电视剧的国际化传播[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陈林侠;;论当下华语大片的文化消费及其意义[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俭;郑玉玲;;汉语普通话动态腭位的数据缩减方法[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4 王伟民;白红民;何黎民;李天栋;任晓琳;施冲;李小建;陈卓铭;;汉语普通话-英语双语言脑功能区外科手术定位问题的初步探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太田裕子;王瑞;;日本学生对汉语普通话两字组中的阳平调的感知[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王燕;刘俊;阚明刚;侯敏;邹煜;;基于电影对白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历时对比分析[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段立新;;从澳洲华语播音的变化看世界华语播音的走向[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8 郑振宇;孔维佳;;2267名2~6岁儿童单音节词语音发展状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9 孟子厚;戴璐;;混响作用下普通话单音节清晰度与STI-PA的关系[A];2008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蓉;;维吾尔族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塞音的范畴感知[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丁姗;海内外华语辩手舌战苏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曙;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D];扬州大学;2010年
2 康海玲;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叶兴建;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5 郑振宇;2267名2~6岁儿童汉语单音节词语音发展状况调查[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田阡子;东亚语言复合元音的类型及渊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刘勇智;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语音特征的分析及其同遗传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殷治纲;汉语普通话朗读语篇节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马彪;汉语状态词缀及其类型学特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周维;汉语语音同步的真实感三维人脸动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茜;后现代视野下华语同性恋电影的美学呈现[D];贵州大学;2009年
2 李朋;论华语大片的中国特色[D];河北大学;2011年
3 赵金灿;卫藏方言区藏族汉语普通话语音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沙振坤;德宏景颇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偏误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晶晶;同样是一种爱[D];南昌大学;2010年
6 苏宝密;汉语普通话中的大代语[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杨瑞鲲;壮族汉语普通话与壮族汉语中介语声调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林冬梅;从马来西亚华裔家庭用语看华语方言的兴衰[D];浙江大学;2010年
9 宋小杰;真爱无关性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邓丹;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舌面单元音的习得[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67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6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