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语言现状分析——兼谈满语的濒危
本文选题:语言 切入点:濒危语言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最初记忆,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丰富博大的文化事项。一种人类语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种文化。在20世纪,已经有1 000多种语言消亡,语言濒危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语言濒危现象就是社会进步和发展变化的结果,即一些弱势语言由于不能适应社会交际以及信息传递的需求而最终被通用语言所代替。所以,我们应当在大力推广汉语普通话的同时,对濒危语言实施必要的保护和抢救措施。我国满语的濒临消亡不仅是语言文化的损失,更是中华文化,甚至是人类文化的损失。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first mem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ach language contains a rich cultural matter. The disappearance of a human language means that mankind has lost a culture. In 20th century, more than 1,000 languages died, Language endangerment has become a global phenomenon. To some extent, language endangerment is the result of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hat is, some weak languages are eventually replaced by the common language because they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refore, we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Mandarin Chines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ot only the loss of language culture, but also the los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ven human culture.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分类号】:H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瞿继勇;中国古代“和同”观念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我国濒危语言问题研讨会纪要[J];民族语文;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铮;闻静;;近二十年我国濒危语言研究述评[J];长江学术;2006年03期
2 宋益丹;;现代语音学仪器与田野语音调查[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3 罗树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族群认同的几个问题——与于鹏杰同志商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普忠良;从全球的濒危语言现象看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5 惠红军;金潇骁;;贵州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6 唐守奇;;论芷江侗语的濒危[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张广勇;;美国继承语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启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汪斯民;;中国濒危语言保护方法初探——以希伯来语的复兴为例[J];神州;2012年05期
9 张宁;;克木语使用状况调查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肖绍喜;夏丹;;濒危汉语方言研究初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俊芳;;社会变迁与中国人口较少族群的语言处境——以赫哲族为例[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郭蕊;清代“达呼尔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程洁;上海竹枝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守奇;芷江汉语方言与芷江侗语的接触和相互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2 曹金芳;试论当前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中两个焦点问题[D];河北大学;2008年
3 李文平;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濒危语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公谨;语言的生态环境[J];民族语文;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继勇;中国古代“和同”观念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陈赛;;当语言死亡时,我们失去了什么?[J];晚报文萃;2009年22期
3 ;一个人的口语[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7期
4 ;世界上18种最濒危的语言[J];Reading and Composition(Junior High)(English);2010年Z2期
5 孙宏开!100081;关于濒危语言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6 秦昭;;两千五百种语言面临灭绝[J];科学大观园;2009年08期
7 金林;;值得关注的濒危语言[J];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7期
8 邓佑玲;SOS濒危语言的呼叫[J];科学中国人;2001年12期
9 大禹;“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获 2 0 0 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J];地图;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行;;语言多样性与濒危语言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康忠德;;《居都仡佬语否定句研究》提要[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陈保亚;;全球化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多语现象和多语制研究——建立语言遗产保护和多民族互协共存的科学依据[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于凤贤;;党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语文的不断发展——黑龙江省民族语文工作30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璐;关注正在消逝的濒危语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黄京一;濒危语言亟待拯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本报记者 汪嘉波;谁来拯救濒危语言?[N];光明日报;2011年
4 金林;濒危语言的现状与抢救[N];南方周末;2011年
5 ;美国试图挽救世界濒危语言[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本报记者 袁国女 李春艳;我国少数民濒危语言亟须重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郑博超;抢救濒危语言,刻不容缓[N];检察日报;2009年
8 含唐;当濒危语言的最后两位“传人”不再交谈[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陈振藩;保护濒危语言 抢救文明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哈斯巴特尔 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保护没有文字的濒危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松涛;语言政策发展与语言保护意识演进[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阿拉腾苏布达;东部裕固语生态语言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平;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濒危语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刘莲;论语言的死亡原因及濒危语言的复兴[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3 胡艳霞;濒危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张晓勇;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下坳村壮语濒危现象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5 郭孟秀;黑龙江满语濒危过程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朱艳华;土家语定名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松;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有词的演变与文化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温岚;论“五色话”之发展[D];广西大学;2007年
9 田静;仙仁土家语濒危现象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王怀榕;三冲仡佬语句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3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7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