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模因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变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7 06:08

  本文选题:微博语言 切入点:模因论 出处:《扬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时下较为流行的新型网络交际媒介的微博,其独特的传播机制和精简的文本要求,决定了其语言的独特性。模因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微博语言的变异进行具体分析,意在以模因论的角度揭示微博语言中的各种变异现象存在的理据,并为微博语言的变异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有三章: 第一章为“微博语言变异与模因论”。以模因论为依据,探讨了语言是模因传播的重要载体,而模因的复制传播又促进了语言发生变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语言变异与模因的辩证关系,变异驱使模因复制传播,模因彰显语言变异色彩。并且在模因论的指导下,明确了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的归属,是一种尚需时间验证的强势语言模因,一些具备浅显易懂、经济简洁、新颖时尚条件的模因更易于引起宿主的关注,进入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中,从而得到广泛模仿、复制、传播,成为强势模因。 第二章为“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类型”,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根据相关理论和方法,将模因复制传播形式与语言变异方式相结合,确立了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的类型,即语音变异模因、词汇变异模因、语法变异模因和非文字符号变异模因,并结合微博实例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基因型语音变异模因通过采用汉字、数字、字母的谐音以及叠音的方式进行变异达到与原始模因语义的一致性,表现型语音变异模因利用汉语同音异义的条件,使原始模因与变异模因在语音相同的情况下,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在词汇变异模因中,缩略语、方言词等因语义上与原始模因相一致,成为基因型词汇变异模因,而“旧瓶装新酒”的建构方式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表现型词汇变异模因。词性的转移、相同句法成分的连用、中英语法的合并构成了微博语言的语法变异,凸显了微博语言任意性的特点。在非文字符号方面,标点符号和表情符号的变异使用虽然带有宿主强烈的主观任意色彩,但也达到了宣泄情感、深化语义的目的。通过语音、词汇、语法、非文字符号四个方面对微博语言变异做了较全面的描述与解释,进一步验证了微博语言的变异是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进行的。 第三章为“微博语言模因变异的原因”。微博语言作为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交际语言,其语言面貌发生的变化并不一蹴而就,通过对交际环境、交际主体以及交际话语的变化进行深入探究,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语言内部的类推机制、经济机制是促使微博语言发生变异的语言因素,而交际环境的显性变迁、交际主体的潜在诉求以及口语交际的灵活变动等诸多因素与语言机制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微博语言的变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安;论语言的变化与变异规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孙宏吉;路金辉;;言语交际视野下的“微博”语言[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韦茂繁;李胜兰;;微博语言中变异标点符号刍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史梦娇;;微博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J];华章;2011年33期

5 瞿转意;;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特征[J];海外英语;2012年03期

6 谢朝群;何自然;;模因与交际[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王乐;;论语言变化的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王文斌,林波;论隐喻中的始源之源[J];外语研究;2003年04期

9 姜珍婷;周凯;;从微博看现代汉语新变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茜茜;;从传播学角度浅析微博语言的局限性[J];科技传播;2012年19期



本文编号:1623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23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