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国手语的关系从句

发布时间:2018-03-18 19:17

  本文选题:中国手语 切入点:关系从句 出处:《当代语言学》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实验所收集的语料的分析发现,在中国手语中存在关系从句结构。中国手语的关系从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同时存在的形式,一种是序列存在的形式。中国手语关系从句中心名词的位置主要表现为内置,和其他内置中心语关系从句一致,没有关系代词。关系从句通过非手控特征标记出来。中国手语和其他语言一样,限定性的关系从句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有停顿,是作为一个语调短语被标记的;而当中心语和关系从句之间有停顿的时候,表现为非限定性。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experi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relative clause structure in the Chinese sign language. The relative clause of the Chinese sign language is expressed in two forms: one is the form of simultaneous existence, and the other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ative clause in the Chinese sign language. One is the existence of sequences. The central nouns of the Chinese sign language relative clauses are mainly displayed as built-in, consistent with other built-in reference clauses. There is no relative pronoun. The relative clause is marked by non-manual features. Chinese sign language, like other languages, there can be no pause between the restricted relative clause and the central clause, it is marked as an intonation phrase. When there is a pause between the head clause and the relative clause, it is shown as non-restrictive.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联合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
【分类号】:H1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游顺钊;徐林;;基本手势序和词序共性所受的制约[J];国外语言学;1986年02期

2 陈宗利,温宾利;论现代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穆凤英;;试析语调短语能力[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兰;中国手语动词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梅芳;;怎样提高手语教学效果[J];才智;2011年31期

2 温清花;王红梅;;英语语调断句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张晓梅;;中国手语与美国手语的比较[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4 张晓梅;王惠;;中日手语手指语、词汇构成和句式表达的比较[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刘卿;;聋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实践研究[J];大家;2010年24期

6 邓慧兰;;手语语言学势在腾飞——特邀编审的话[J];当代语言学;2011年02期

7 邓慧兰;姚勤敏;林慧思;冯晓雯;施婉萍;;手语双语研究对聋人教育的启示[J];当代语言学;2011年02期

8 屈哨兵;被动观念论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期

9 屈哨兵;被动原型及其图式预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10 张宁生;;聋人沟通模式与聋校语文教学法评说[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文华;;论手语的基本要素——语形的内涵及相关类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2 丁山燕;;论聋校语文教学中沟通与交往的现状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2 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倪兰;中国手语动词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吕艳辉;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手部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衣玉敏;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D];复旦大学;2008年

7 郑璇;上海手语非视觉概念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陈小红;上海手语动词及类标记结构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线宜;上海手语类标记结构调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潇然;语序与篇章语法:英汉定语从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丽艳;《左传》与《世说新语》位移动词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佳;基于手势数据分析的地方手语的合成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葛修娟;视觉文化对聋童智力开发的价值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晓梅;聋校语言教学方法的调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莹;聋校语文教学中视觉情境构建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蒋玮;英汉关系分句的对比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顾丽霞;特殊教育聋生语言教学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马毅英;汉语指示代词“这/那”及指量短语在关系化结构中的语法化[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邓慧兰;手语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研究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2002年03期

2 吕文华;“把”字句的语义类型[J];汉语学习;1994年04期

3 穆凤英,高薇,张云燕;中国学生英语口语实词提取与生成特征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4 王蓓,杨玉芳,吕士楠;汉语韵律层级结构边界的声学分析[J];声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旺熹!100083;“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6 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7 徐杰;“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J];语言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培信;谈谈名词性关系从句[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陈宗利;胡加圣;王恒英;;英语关系从句外置的生成语法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3 林汝昌;母语对学习目的语的干扰──对“回避行为”的一点质疑[J];外语教学;1995年01期

4 吕杰;;对中国学生英语关系从句加工行为的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李金满;;类型学标记和中国大学生英语关系从句使用中的回避现象(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6年05期

6 蒋秀玲;;中国学生关系从句的产出:有意识回避与无意识低产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陈晶晶;李静;;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J];世纪桥;2011年05期

8 杨建明;能起多种语法作用的关系从句[J];德语学习;1995年01期

9 王竞宁;;英语关系从句的语用功能与汉语翻译[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3期

10 史雯娜;金晶;周慧梅;;中国学生习得英语非限定性关系从句的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声滔;;从英汉句法差异看并列法翻译英语定语从句[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丁_g藻;;汉英关系从句不对称中的共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强;赵仑;杨亦鸣;;汉语语境和句法自动加工的电生理学证据[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吴学辉;;说“好个N!”[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方绪军;;语气词“罢了”和“而已”[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沈阳;顾阳;;汉语合成复合词的词库和句法界面特征[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王晶;姚鸿勋;姜峰;;中国手语徒手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范小英;;浅析聋生错词、误字的特点及形成原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刘光第;;英汉句法对比[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刘永红;;俄汉诗歌句法对比研究导论[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张瑞文 记者 王晓英;我省举办首届中国手语竞赛[N];吉林日报;2009年

2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李慧;透视手语翻译行业三大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4 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徐贲;诚实的政治,清晰的语言[N];南方周末;2009年

5 傅浩;诗歌翻译对诗歌创作的影响[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记者  张楠;会“三语”的公交售票员[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周雪莉;指间传递无声的爱[N];哈尔滨日报;2007年

8 赵汀阳;乌托邦还是乌托邦[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手语翻译平台将商业化?[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李淼;探秘华中出版崛起之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霞;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先共性的研究:汉语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会彬;句法—语义错配—汉语伪定语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4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陈曼君;惠安方言动词谓语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陈小红;上海手语动词及类标记结构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金晓玲;中国大学生英语关系从句使用不足及错误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吴建伟;英汉叙事语篇空间移动事件对比研究:语义句法接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华;英汉句法结构对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尤翠云;名词谓语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齐倩;介引处所的介词短语“在NL”[D];苏州大学;2004年

4 胡静;史达祖词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黎;现代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魏庭新;现代汉语介词结构位置的考察及影响其位置的句法、语义因素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7 刘立成;汉语唯一性范围副词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8 陈志永;现代汉语存在句语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振广;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路;现代汉语瞬间动词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30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30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