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体验—建构融通式教学模式探索——本科笔译教学创新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19 22:02

  本文选题:体验—建构融通式 切入点:笔译教学 出处:《外语界》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体验—建构融通式笔译教学创新模式的特点在于过程特色化、手段多样化以及化理论为知识和化理论为方法。多年笔译教学实验效果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外语专业本科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激发体验与心智思维、探索认知规律、建构经验模块和多维度把握翻译本质,能在短期内有效增强学生的能动意识与笔译潜能。
[Abstract]:The innovative mode of experience-construction-inclusive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diversification of means,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ory into knowledge and theory into method. This model is helpful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timulate experience and mental thinking, explore cognitive laws, construct empirical modules and grasp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in many dimensions,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dynamic consciousness and translation potential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子课题“体验式教学法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编号06BYY0220903) 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体验—建构融通式笔译教学创新模式的应用研究” 广外大第二批教学改革团队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H05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利沙;;翻译教学中的预设思维训练——兼论译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3期

2 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笔译教学法理念与方法论——兼论语境参数与体验-建构的互动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曾利沙;姚娟娟;崔超;;社会文化认知语境参数的建构及其阐释机制——TEM8笔译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刘国忠;胡一宁;卢申;黄世平;方英姿;;论建构主义与翻译教学——对翻译教学方法的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年03期

6 曾利沙;李燕娜;;从语境参数论看范畴概念“活动”英译的实与虚——兼论应用翻译研究的经验模块与理论模块的建构[J];上海翻译;2011年02期

7 曾利沙;;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概念语义生成机制——也谈语篇翻译意识与TEM8语段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8 曾利沙;;基于语境参数观的概念语义嬗变认知机制研究——商务英语时文教学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2011年06期

9 曾利沙;;论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体系整合与拓展的逻辑基础[J];上海翻译;2012年04期

10 廖志勤;;构建个性化笔译教学模式,培养本科生翻译综合素质——英语专业笔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文生;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权循莲;田德蓓;;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语古诗意象的英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邱文生;;翻译视野中能力多维性的认知解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蔡晓斌;;翻译和谐性的CIN阐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祁芝红;;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翻译课程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马吉德;;《老人与海》的多层涵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冯雪芳;李艳;;敬重生命 融入自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老人与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8 王俊忠;;《活着》:孤独个体的承担与希望[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武晓霞;研究生公共俄语翻译教学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王桃花;;《老人与海》中的自然生态初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育红;;从翻译学科地位的变化看翻译教材的发展状况[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魏志成;;比较翻译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涂秀青;;认知、逻辑分析与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姚文勇;;基于类典型理论的词语翻译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淑明;;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探析[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7 雷晓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苏伟;本科阶段口译能力发展途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海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测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世超;当今翻译教学状况与优化策略[D];河北大学;2009年

2 尹剑波;《老人与海》及其汉译本中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宋卫阳;从英译古诗看“目的论”之缺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沈红;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在职英语教育中的效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祁芝红;文体意识培养与翻译能力提高的教学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6 卢濵;关联翻译理论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娜;英汉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玉娥;建构主义视角下探究式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新侦;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娟娟;计算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翻译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朝红,晏晓蓉;对英语专业复合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李桔元;;语境的多维研究——国内语境研究十年发展综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4期

4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5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6 刘岩,仲伟合;转变外语教育观念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全国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纪实[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曾利沙;对《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英译文评析——兼论对外宣传翻译“经济简明”原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曾利沙;;论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与客观制约性——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个案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曾利沙;;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以何为“专”——兼论“商专”的体系差别性定位与比较优势特色[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笔译教学法理念与方法论——兼论语境参数与体验-建构的互动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岚;翻译教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口笔译教学》译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简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3 范守义;口译、笔译教学理论研究——介绍丹尼尔·嘉尔著《口译与笔译译员培训的基本概念和模式》[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4 穆雷;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J];中国翻译;2004年05期

5 刘和平;口译教学探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6 穆雷;口译教学──方兴未艾的事业[J];中国科技翻译;1999年02期

7 穆雷!570228;信息社会对翻译教学的影响[J];上海科技翻译;1999年04期

8 杨春;浅谈翻译模式的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9 柴明槑;;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2010年01期

10 王峰;王正;;基于Mahara平台的翻译课程电子学档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然;;雅信笔译教学系统概述[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任峰;项目管理模式:专业笔译教学新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何雯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学初探与设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田昕霞;从释意理论的回顾和思考看会忆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任波;[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李晨;翻译能力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余振远;市场视角下的翻译硕士(MTI)培养[D];吉林大学;2012年

8 韩红;从释意理论角度论会议口译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口译策略[D];长江大学;2012年

9 沈丽华;从口译过程看译员素质的培养[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6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36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2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