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历史视域下的翻译定义

发布时间:2018-03-21 12:51

  本文选题:翻译 切入点:定义 出处:《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翻译的各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人们对翻译及其译者地位的审视。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从影响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诸因素入手,对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翻译定义作了基本的梳理,旨在探讨翻译定义的嬗变所折射出的翻译与译者之地位及其使命的变化。
[Abstract]:Various definitions of translation reflect people's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as well as people's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its translator's stat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result of transl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basic combing of the typical definitions of transl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ancient, modern and modern times, with a view to discussing the changes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or's status and mission reflected by the transmutation of translation definitions.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9LZUJBWZD008
【分类号】: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杨鹏飞;词汇的民族色彩与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郑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张国申,李世勇;英语动词的理解与翻译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谷婷婷;语言变体与翻译——由《哈克贝恩·芬历险记》看语言变体的汉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凤群;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陈习芝;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海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测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汤(?);当今中国的翻译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琼;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海华;论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D];延边大学;2000年

3 赵伟;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4 张焰明;《简·爱》两个译本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朱健平;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乐敏;英汉习语对比研究与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7 欧阳红霞;论隐喻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8 杨岚;文化差异与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王宝才;浅谈翻译中的“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10 许开丽;翻译的本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燕;;《翻译学》评述[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2 梅晶;;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教学探析[J];文教资料;2011年23期

3 胡志国;;学者眼光与译家技艺的交汇——论赵毅衡的诗歌翻译[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4 ;本刊稿约[J];民族翻译;2009年01期

5 李竹;;大胆的尝试,可贵的创举——《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评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6 贺显斌;;冯友兰的翻译观[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7 徐帅;;如何看待修辞定义的分歧[J];文教资料;2011年23期

8 李焱;;对比语言学概述[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9 伊明·阿布拉;;维汉文学翻译60年成就、特点与展望[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10 郑颐寿;;论汉语辞章学的定义[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恩冕;;应当重视翻译史的教学与研究[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2 邹琼;;移就的语言结构形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善平;;语言迁移之探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祥清;;中国翻译地位的历史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左燕青;;浅析商务口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黄琼英;;鲁迅语言观与翻译策略关系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傅惠生;;《翻译学导论》框架思考与设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吕佳擂;任东升;;如何确定翻译家的国别归属[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景端;;译书与译德[A];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9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樱;概念的定义和语言的科学性[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2 蔚蓝;中国翻译历史的寻绎和综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李景端;翻译行业的“百科全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许嘉璐;语言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唐瑾;《中国翻译通史》演绎翻译三千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林怡;图书溯源[N];福建科技报;2000年

7 晓白;汉语也有风格[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向远;改变东方古典文学相对萧条局面[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晓方;说话和写字的问题[N];湖北日报;2002年

10 董强;翻译是一门手工艺[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军航;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李红玉;浮出翻译史地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刘颖;汉语矛盾格的多维观照[D];安徽大学;2011年

4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7 杨丽华;林纾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叶其松;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徐艳利;翻译与“移情”:共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主体建构[D];河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卓;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冯欣;俄罗斯翻译理论史及其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赵敏;话语标记语浅议[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凌凤;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审视[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汪静;网络语言的本质及社会功能[D];东华大学;2007年

6 魏清巍;论译者伦理[D];大连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李忠平;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呼语教学[D];中南大学;2007年

8 索朗;汉藏数学翻译初探[D];西藏大学;2009年

9 卢华国;翻译研究的内部历史和外部历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陆铭芝;多元视角析中国近现代经济文献翻译史[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3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43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