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隋释彦琮《辩正论》的翻译思想
本文选题:辩正论 切入点:翻译原则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完全根据原作的篇章理路探讨《辩正论》的翻译思想。东晋道安的佛典翻译原则、彦琮自己的佛经翻译标准、佛经译者理论以及佛经译者运用梵语能力论是《辩正论》系统论述的四个主要佛经翻译理论,"十条"和"废译论"不是论述的重点,"八备"是佛经译者理论的重要内容。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ideas of "on debate"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text.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Daoan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Yan Cong's own translation criteria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theory of the ability of Buddhist translators to use Sanskrit language are the four main theories of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Ten rules" and "abandoned Translation Theory" are not the emphases of the discussion, and "eight preparations" ar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or's theory.
【作者单位】: 四川教育学院外语系;
【基金】: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SC11W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颜治强;从《辩正论》看彦琮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4年05期
2 曹明伦;;“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J];中国翻译;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杨德勇;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6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7 冯全功;;职业翻译能力与MTI笔译教学规划[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鹏;;浅谈对培根论述文体的翻译的忠实性及原作风格的再现——评价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两个中文译本[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9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颖;;平行结构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与翻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席仲恩;能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改译回“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吗?──翻译原则系列研究之一[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李金斗;;英汉谚语的翻译原则[J];内江科技;2006年07期
4 刘白;;英汉动物习语翻译原则及方法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曾凡荣;;略谈俄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郝瑞英;;英语俚语及其汉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马霞;;“文化广西”背景下的语用翻译原则[J];新课程;2007年05期
8 江小春;;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3期
9 陈伟强;;英语“隐性否定”的汉译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张继文;;《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兼议《论语》三译本[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远利;;法律语言中词语的模糊语义现象及其翻译原则[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曾东京;赵会;;《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简化汉字本)成语收译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金龙;刘晓民;;论冰心翻译的“读者意识”与翻译原则[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李宁;;从“Friends”的中文字幕翻译浅谈英文影视作品对白的翻译原则[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峥;;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归化和异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思永;;试从与“对应”相关的几个概念看语言之间的对应层次及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丁耘;;关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华华;;《中国民居建筑艺术》中译法之难点及专业术语的处理[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0 高岚岚;;论日文商标汉译的“三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先加 索南吉;诌议藏汉音译翻译问题[N];黄南报;2008年
2 齐雨 赵立;中国译论研究和译学建设真的比西方严重落后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记者 项铮;中医术语翻译将有统一标准[N];科技日报;2006年
4 于丽珊;提高中医英译水平刻不容缓[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郭姗姗;内地生体验香港高校:学习是件好玩富成就感的事[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张飞龙邋李东芳;文化研究学科意欲何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吴景彦;不少中餐译名还让老外“晕”[N];北京商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童曙泉 贾晓燕;三环内双语交通标志率先整改[N];北京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鲁;林少华村上春树的“译家”之言[N];中国邮政报;2004年
10 尹宣;易中天先生,如此“著书”当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智丹;淡妆浓抹总相宜:明清传奇的英译[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安娅;西夏文藏传《守护大千国土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李秀英;基于历史典籍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术语对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吉;政府工作报告的对等翻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唐媛;德国功能派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傅微;语篇视点理论在中药说明书翻译中的运用[D];广西大学;2006年
4 柳阳武;从符号学角度看俄语商标词的翻译[D];吉林大学;2006年
5 黄彦凝;论中医翻译的趋势及其策略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姜丽;接受者视角下的中文公示语翻译[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瑞;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韩丹;从目的论的角度探究电影字幕翻译[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9 熊丽;政治文本英译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孙艳;从目的论角度析中医术语翻译原则[D];南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4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4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