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重力体验的概念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2 23:00

  本文选题:意象图式 切入点:力学图式 出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关于意象图式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介词的分析上,并且对印欧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关注较少。将Talmy的力学图式应用于汉语语料发现,汉语中基于重力体验的概念范畴非常普遍。关于物体重量的体验对于组织抽象范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重力体验的范畴包括重要性、价值、影响、色彩、声音、数量等。通过重力体验建构这些范畴的机制在于这些范畴与重力范畴之间存在的体验相关。
[Abstract]:At present,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image schema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prepositions, and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other languages other than Indo-European languages. The mechanical schemata of Talmy are applied to Chinese corpus discovery. The concept category based on gravity experience is very common in Chinese. The experience of object weigh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rganizing abstract category. The categories based on gravity experience include importance, value, influence, color, sound, etc. The mechanism of constructing these categories through gravity experience is that these categories are related to the experience that exists between them.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基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9年度科研基金项目(2009XYY005)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航;严辰松;;英语空间图式“Front-Back”的隐喻性扩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4 聂亚宁;Beyond的中心——边缘意象图式和空间概念隐喻意义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红;从认知角度看“上”和“下”的方位性隐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3 田灵枝;;人体部位作为源范畴的隐喻构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范继花;;方位概念“前/后”在汉语中的隐喻运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贾红霞;;从意象图式视角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6期

6 何冬云;;论“心理意象图式”中“上”“下”方位词的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8期

7 海光增;;论指示语的认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李瑛;“前后”方位隐喻义的拓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廖贵燕;;汉英语言中“头”的空间隐喻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朱耕;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蔡有恒;;英汉垂直性空间隐喻对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余求真;;词义引申中修辞现象的认知解释[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王俊;;简论空间概念隐喻[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戴卫平;高艳红;;垂直方位词“上/下”“UP/DOWN”隐喻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崔健;朴贞姬;;朝日汉空问概念在时间领域中的投射[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蒋洪亮;现代物流:湖南明天腾飞的翅膀[N];湖南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钢楚伦;汉语空间介词与蒙语相应表达方式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韩丹;认知视角下的双宾句式生成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祝东平;汉语时间感知模式与相关汉语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刘甜;汉语空间极性词组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李凌燕;新闻叙事的主观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张玲;象似语序与突显语序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司建国;认知隐喻、转喻维度的曹禺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彦;英汉人体基本层次范畴名词在隐喻中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胡婷;认知视角下汉英基本味觉词的多义化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孙兴锐;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静;从认知角度对比汉英习语[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现代汉语方位词习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晓红;空间—时间概念隐喻的心理现实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琛;中文语境下基于意象图式理论的英语空间介词教学[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8 胡红渊;侗英人体隐喻的对比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晶;“远/近”的空间隐喻[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顺军;“上/下NP”结构的考察及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福印;当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第八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论文分析[J];外语研究;2004年03期

2 张辉,祝良;认知语言学概述[J];外语研究;1999年02期

3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4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5 谌华玉;OVER概念意义的隐喻化延伸扩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6 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雪琴;;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汉维“一量多物”的现象[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丁冉;;从认知角度看OUT OF的基本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性扩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白臻贤;;语义变化不在场主体的遮蔽——空间意象图式隐喻[J];武陵学刊;2010年01期

4 郭红伟;;英语“IN”和汉语“里”意象图式的认知对比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杨洋;程艳;;论立象尽意之认知语言学理据[J];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6 丁刚;;《只争朝夕》中的Down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郭红专;;灵璧钟馗画意象图式的民俗意蕴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李湘;;介词at-on-in的意象图式及空间隐喻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邓文超;;介词“into”的中心意象图式及其空间概念延伸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赵学政;;多义词“over”的认知解读[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袁艳;;网络隐喻的认知性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斌;;翻译中的语义三维[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叶佳坡;;意象图式理论与翻译教学的实验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丛迎旭;;动词名物化的有界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李艳;吴念阳;徐凝婷;;垂直性空间隐喻的心理基础——上-下意象图式对理解空间隐喻句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王扬;徐学平;;认知语言学与词典释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袁野;;语篇理解及连贯的体验观——认知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的新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宋德生;;认知的体验性对等值翻译的诠释[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江静;隐喻化中的源语概念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2 黄立华;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小海;‘义项’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胡培安;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姣;基于语料库对ON的空间隐喻拓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许晓迪;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磊;空间语式的泛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黄湘峰;汉英动物词汇意义的意象图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媚;基于语料库从认知的角度对比分析英语“up”和汉语“上”[D];暨南大学;2010年

6 王伟;对英语介词To的认知语义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双梅;多义动词“上/下”的范畴化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邵海灵;对外汉语零起点阶段的副词教学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尚法;空间介词IN的空间义与隐喻拓展义的英汉认知对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贺卉雯;意象图式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中的作用及其教学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50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50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