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语正义》中典章制度训诂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3-23 21:35

  本文选题:《论语正义》 切入点:典章制度 出处:《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论语》作为儒家传世经典,历来注者众多。其中堪称典范之作的当属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作为清注集大成者,其注重考实之学,对古代的典章制度、名物制度、风俗礼节、历史事件以及人名地名都作了详实而充分的考证,集中反映了乾嘉学派以考据为主的治学方式,体现了清代注释的特点。 本论文首先将《论语正义》中典章制度的内容划分为食货典、礼乐典、兵刑典、天文典、地理典五大类,食货典之下又有考证名物、考证田亩量、考证赋税三类,礼乐典下分祭祀礼、丧葬礼、射礼、衣冠礼、聘问礼、乐舞礼六类,兵刑典下分车骑制度、兵甲制度两类,天文典下分天文、历法两类,地理典下分地名考、地理考两类。然后着重论述了《论语正义》对典章制度的考证在训诂过程中的作用,将其归纳为帮助明确词义、揭示语言结构、提供相关语境三个方面。
[Abstract]:The Analects of Analects, as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ave always been noted many times. Among them, Liu Baonan's "Justice of the Analects" is the exemplary work. As a scholar of the Qing Dynasty,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truth, the anci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 system of famous things, and the customs and manners. Historical events and names and place names have made detailed and full textual research, reflecting the Qianjia school mainly on textual research,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ng Dynasty anno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s of the canon system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re first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the food and goods code, the ritual and music code, the military penalty code, the Tianwen code and the geographical code. There are also textual research items under the food code, the amount of textu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and the tax paid by the textual research certificate. Ritual ceremony, funeral ceremony, shooting ceremony, dress ceremony, engagement ceremony, music and dance ceremony, military and criminal cod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f riding system, military system, under the Heaven Code, astronomy, calendar, geography under the divis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process of exegesis, and concludes it into three aspects: helping to clarify the meaning of words, revealing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and providing the relevant contex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清代六部成语辞典》正式出版发行[J];历史档案;1991年02期

2 ;典章制度词解选登[J];历史档案;1985年01期

3 孙兰廷;《东坡志林》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4 高敏;漫谈史学研究[J];文史哲;1985年02期

5 杨丽丽;一位明代翰林官员的工作履历——《徐显卿宦迹图》图像简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04期

6 林长华;;六月话“六”[J];山西老年;2009年06期

7 ;典章制度词解选登[J];历史档案;1984年01期

8 邬国义;典章制度史:探讨“变通张弛之故”[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2期

9 于希谦;《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即将出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叶小草;《论语正义》例误一则[J];江海学刊;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跃庆;;逻辑思维与先秦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2 商传;;晚明文化商品化与社会纵欲思潮[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3 林金树;;明代百官车制初探[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4 陈春声;;从地方史到区域史——关于潮学研究课题与方法的思考[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梁峻;郑蓉;庄乾竹;;医药卫生志编纂初论[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华瑞;;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读后[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田余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过去和现在[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8 乌兰其木格;;关于清代官修民族文字文献一些问题的探讨[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9 E.L.范德;万明;;明代开国皇帝的社会整合——作为权威功能的正统观念[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10 刘建丽;;儒学与西夏的封建化[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传玺;古代政治文明的历史见证[N];光明日报;2003年

2 张保振;好品牌是根“金箍棒”[N];人民日报;2007年

3 史青(学者);走进中国古代县衙门[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易水生;“奴才”一称的特殊地位[N];北京日报;2006年

5 中国政法大学 张小也;文献与田野:两个方法的辩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许斌;反商业腐败 保公平竞争[N];市场报;2008年

7 贾福林;卤簿——古代皇家的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李伟国;讲史、品史者之短长及其匡正[N];文汇报;2007年

9 力高才;再说“大同”地名[N];大同日报;2008年

10 吴振翔;孔子食不离姜延寿 长老久服姜乳返童[N];大众卫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盛险峰;五代典章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赫男;《左氏会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董兴艳;《唐会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马泓波;《宋会要辑稿·刑法》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柳宏;清代《论语》诠释史论[D];扬州大学;2004年

6 熊焰;于鬯《春秋》四P场缎穵夾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朱琴;苏州古代笔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娟;刘宝楠《论语正义》探析[D];安徽大学;2012年

2 范文洁;刘宝楠《论语正义》征引皇《疏》、邢《疏》校勘[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娟;《论语正义》与《论语集释》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海珍;朱熹《论语集注》与刘宝楠《论语正义》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林英;朱熹和刘宝楠《论语》解释之比较[D];兰州大学;2007年

6 张文芳;《论语正义》中刘宝楠对同义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波;赵岐《孟子章句》训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嘉宁;明代中后期史料笔记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毛娜;《梁溪漫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锋;《膏,

本文编号:1655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55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