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典型构式的非典型“X着呢”及其固化分析
本文选题:“着呢” 切入点:构式 出处:《汉语学习》2013年02期
【摘要】:"X着呢"构式表示对X的动作、行为或者性质所处状态的强调。"X着呢"的原型是"V着+呢",借助类推机制扩展至"A着+呢",再重新分析为"A+着呢",后者属于该原型范畴的非典型成员。"A着+呢"和"A+着呢"分别突显了形容词的动态性和程度性。由于"X着+呢"作为构式的整合作用,进入该构式的形容词突显了动态性的一面;而形容词的典型语义特征是其程度性,作为构件的形容词功能的回归造成对构式的反作用,使得构式的整体意义由强调动态的持续性转而强调静态的程度性。
[Abstract]:The "X Zhe" construction means the action to X, The archetype of "X" is "V", which extends to "A" by analogy, and then reanalyzed as "A", which belongs to the atypical member of the archetypal category. "A" And "A's works" respectively highlight the dynamic and degree of adjectives. Because "X zhe" acts as an integration function of construction, The adjective entering the construction highlights the dynamic side, and the typical semantic feature of the adjective is its degree, and the regress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adjective as a component causes the rea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The whole meaning of construction is changed from emphasizing dynamic persistence to static degree.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国宪;;形容词下位范畴的语义特征镜像[J];汉语学报;2007年02期
2 陆俭明;;“着(·Zhe)”字补议[J];中国语文;1999年05期
3 张国宪;;性质、状态和变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4 李文山;;句末助词“着呢”补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5 翟燕;;“着哩”的语法化[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晁瑞;;ABB状态词构式的结构整合与意义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刘向东;;汉语词类划分的分歧与和解——来自生成语言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林达真;李绍滋;;基于模式分类的汉语时态确定方法研究[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惠;苏新春;;XHK基于语法知识的汉语词义描述[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寇金凤;;浅析篇章连接成分“当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imothy Light;王宗炎;;黎天睦论“着”的核心意义(摘要)[J];国外语言学;1991年01期
2 刘宁生;动词的语义范畴:“动作”与“状态”[J];汉语学习;1985年01期
3 金奉民;助词“着”的基本语法意义[J];汉语学习;1991年04期
4 钱乃荣;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意义[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5 张斌;;蕴涵、预设与句子的理解[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6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7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8 张黎;“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1996年01期
9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5期
10 张国宪;;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J];中国语文;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妮;;“一概”的词汇化、语法化以及认知阐释[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刘红妮;;关于“一律”词汇化、语法化演变过程的认知与阐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凌剑春;;语法化中语义主观化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琳;;方位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5 刘金勤;“取”的语法化认知分析[J];语言研究;2002年S1期
6 杨成虎;语法隐喻与语法化理论对比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李云龙;上古文献中表转指的“所”的语法化[J];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8 昌梅香;祝晓宏;;“怎么X怎么Y”的句式语义及其语法化[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9 林华勇;;“一会儿”的叠用与功能演化[J];汉语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毅力;;动量词“顿”的产生及其发展[J];语言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左婷婷;;同义反复的认知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陈星;;介词短语“在+处所”结构的分布类型及其语义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贤钏;张积家;;形容词、动词重叠式认知的语义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何昌平;;语言学习中概念形成的认知诠释——24种“跑”的启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李美霞;;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李娟;一部引人思考的理论语言学著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安娜;词语考古[N];海峡时报;2001年
5 曾志朗;大文豪为何只使用几千字?[N];中国商报;2002年
6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7 东北师范大学 彭爽;现代汉语旁指代词功能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李开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部;语言学方法与方法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卫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周清艳;现代汉语中“V个N/VP”结构与隐性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刘黎岗;重庆话口语中话题的结构与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8 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钊;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蕾;现代汉语否定式“把”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琦;《颜氏家训》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6 李向华;汉语中“个”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任万芳;词汇消歧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孟庆亮;隐喻:通向未知域的桥梁[D];东华大学;2005年
9 李莉莉;动物词语语义建构中的隐喻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范群;“给”的语法化考察及其在句子中的焦点标记功能[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67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6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