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蒙古学习者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及其母语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3-28 08:10

  本文选题:蒙古学生 切入点:易混淆词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01期


【摘要】:蒙古学习者特异性词语混淆除少量词与不成词语素、词与词组的混淆外,多为词与词之间的混淆,词际关系以一对一混淆为主,多表现为单向误用,大多数当用词与误用词的意义联系较远。蒙古学生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的母语影响因素主要是:母语词义位误推、母语词义域误推、母语词语直译以及母语同根词的干扰。进行蒙古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研究,可为单一母语背景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典编纂提供可资参鉴的基础材料,也为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Abstract]:Mongolian learners' confusion of specific words, except a small number of words and non-morphemes, the confusion between words and phrases, is the confusion between words and wor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is mainly one-to-one confusion, and most of them are misused in one direction. Most of the words are far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misused word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ongolian students' specific Chinese confusing words are as follows: the misdeduction of the native-language words and the misdeduction of the native-language meaning fields. The study of Mongolian learners' Chinese obfuscation words can provide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monolingual learners' dictionaries of Chinese obfuscation. It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mother tongue backgrounds to study the specific Chinese confusing word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词语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编号:2009JJD740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前位形语素淆义组合规律研究”(编号:11YJC74016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级科研课题“留学生同/近义形语素构词偏误研究”(编号:10QD4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团队项目“全球化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与国际传播”(CXTD3-03)经费支持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萧频;张妍;;印尼学生汉语单音节动词语义偏误的主要类型及原因[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3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4 张博;;二语学习中母语词义误推的类型与特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萧频;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萨仁其其格;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华;;唐诗词语隐含义个案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鲁洁;;从对等的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语翻译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曾思渝;;谈对外汉语中副词“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4 蔡颖;;“正”、“在”和“正在”的用法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5 武慧慧;;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学生语言偏误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王小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同场词语附注照应指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于屏方;杜家利;;汉英动物词位派生义项的系统对比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洁;;试论新词的可接受度[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9 丁崇明;;韩国汉语中高级水平学生语法偏误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刘璐;;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示否定用法的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安华林;;关于汉语释义基元词的界定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戴玲真;;从《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看语义场理论在分类词典编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彩霞;;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用法说明栏目设计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晓东;;“交费”与“缴费”[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善来;比工仡佬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龙华;定义问答检索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佟福奇;条件关系范畴的语言表达[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宇炫;泰国中学生汉语使用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佳;印尼留学生11类有标转折复句习得顺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柴艳丽;复音同义词检索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孙宝妃;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关联词语教学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赛;现代汉语动态词义信息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文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健鑫;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_1+V_(2趋)+来/去”和“O”共现句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艳青;;韩国学生汉语词语偏误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形符书写偏误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陈绂;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字词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4 刘叔新;;同义词词典怎样处理词性[J];辞书研究;1983年03期

5 张博;词的相应分化与义分同族词系列[J];古汉语研究;1995年04期

6 周荐;同义词语聚合是否须语法属性一致[J];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7 张弓;;现代汉语同义词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年01期

8 倪伟曼,林明贤;关于印尼华裔学生汉语语音的调查及相应的教学对策[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包双喜;浅谈蒙古族学生的汉字读音[J];汉语学习;1989年06期

10 刘明章;语音偏误与语音对比——谈朝鲜人汉语语音教学问题[J];汉语学习;199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翟艳;日本学生汉语动词使用偏误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黄燕;韩国学生初级词偏误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背景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伟;;浅论“中式英语”成因及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2 董桂荣;;英语作文常见问题对教学的启示[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葛一鹏;;日语汉字给日语学习带来的利弊[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钟珊辉;;基于搭配探讨母语对二语产出的负迁移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朴仁实;;影响英语词汇储存因素之探讨与对策[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4期

6 周保国;唐军俊;;二语写作焦虑对写作过程影响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7 孙振军;;“一个”对“一个”[J];知识经济;2010年09期

8 施秀川;;英语学习者常遇到的问题浅析[J];华章;2010年12期

9 席绪慧;初探英语写作中母语的影响[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黄月圆 ,杨素英,高立群 ,崔希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反身代词习得考察[J];汉语学习;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永行;;水族中小学生各科学习中的母语影响[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2 姜毓峰;赵晨光;;母语影响与外语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张彦;;德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莉;;基于语料库的初中学生词语偏误现象考察[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龙丽霞;李蕾;钟义信;;一种基于实例语境的汉语语音识别后文本检错纠错方法[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6 甘春妍;邱月;阮明华;;粤方言为母语的学生PSC案例分析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波;;内蒙古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肖启迪;;韩国学生汉语塞音格局的习得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薛鑫;石锋;;普通话阴平和去声之间的听感分界[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丁建平;学习英语口语的两大法宝[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一生的工具书 备考篇[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沈锡伦;克里奥耳语[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罗田县义水学校 方秋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N];黄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萧频;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管博;汉英表征宏事件的差异对中国学习者动词—小品词组合使用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杨连瑞;中国学生英语中介语发展的话题突出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黄怀飞;汉语母语者第二语言习得成绩的年龄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雪;国际音标符号系统之元音声学特征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7 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D];北京大学;2010年

8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张钊;汉语婴幼儿语法范畴的最初习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理楠楠;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美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易混淆词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3 刘璐;母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袁e,

本文编号:1675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75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