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西方修辞学在网络传媒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1 15:23

  本文选题:西方修辞学 切入点:网络传媒 出处:《中国报业》2011年16期


【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市场上西方修辞学在网络传媒中应用的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加强西方修辞学的理论研究,关注大众,寻找共同点,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三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应用,希望相关人员结合自身实践,加强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推动我国网络传媒事业的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western rhetoric in the network media in our country, and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western rhetoric,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and find common groun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twork media, we hope that the relevant personnel will strengthen their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network media industry by perfecting the three solutions such as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and their concrete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G206;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曰国;西方古典修辞学和西方新修辞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寿忠;新世纪修辞学的发展之路──从西方修辞观的演变谈起[J];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韩虎林;美学视野中的英语修辞[J];池州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3 赵有斌;语篇的修辞结构分析[J];福建外语;2000年04期

4 孟志刚,熊前莉;中国英语修辞学二十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1期

5 李伟彬;试论演讲英语的特征[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6 姚喜明;政治与修辞学的兴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鞠玉梅;从西方修辞学的新理论看修辞学的发展趋势[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鞠玉梅;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述评:关于修辞的定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胡壮麟,刘世生;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杨雪燕;文体学与外语教学[J];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鞠玉梅;英语语篇分析的伯克新修辞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4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魏海燕;试论英语辞格系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磊;广告语篇中人际意义在情态系统的表达[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沈杏轩;从文体角度审视隐喻功能的实现[D];福州大学;2006年

4 汪建峰;论掌握西方修辞对于提高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威;伯克新修辞语篇分析模式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林旺芳;理论与实践: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强;;关于“修辞原则”的研究——基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陈承雄;;试论西塞罗的“修辞人格”[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李克;刘新芳;;修辞权威、修辞人格与修辞劝说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一则汽车广告的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鞠玉梅;;从伯克对修辞与人的定义看中西修辞学思想的差异[J];外语学刊;2011年05期

5 李克;;批评转喻分析模式试探[J];当代修辞学;2011年04期

6 王墨兰;;2011上海火灾新闻发布会语篇中的叙事修辞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吴永f;;中西广告“认同”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发笔;;探索的历程 科学的结晶——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德福;;二十世纪汉语修辞学的两个理论体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名方;;心理认同是检验修辞效果的惟一标准[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5 鞠玉梅;;中西修辞学传统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思益;;《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读后[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炯;;修辞学界的江苏学派[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焰坤;;中华元典修辞学思想文质观探微[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9 赵毅;;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两大理论渊源[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10 钟玖英;;谈修辞学“困境论”之争[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谭学纯 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文学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修辞学转向”与中国修辞学的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磊;网络传播,正在“给力”现实[N];文汇报;2010年

3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秀枝;从西方修辞学角度重新解读韩非子的修辞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林琳;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术语翻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洪春恋;修辞与暴力:“掌掴阎崇年事件”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超然;修辞诉求和同一下的广告劝说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5 孙荣;新修辞学批评文本解读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邓李肇;意义:现代修辞与翻译理论的出发点[D];广西大学;2006年

7 张晓凤;建立在比喻基础上的广告转义修辞[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田卉;隐喻的认知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唐慧;同一性策略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8年

10 罗潇潇;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英文环保公益广告[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6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96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