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语“这不”探析
本文选题:话语标记语 切入点:这不 出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摘要】:话语标记语"这不"的基本功能是例证引入和信息确认,用于"宏观结论+这不+具体例证"和"已然事实+这不+具体表现"的基本语境,也能用于多种扩展语境。话语标记语"这不"的形成与反问功能密切相关,经历了"这不是吗?这不是〉这不"的过程。
[Abstract]: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this no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examples and the confirmation of information, the basic context of "macroscopic conclusion this is not concrete illustration" and "the fact that is not concrete expression", but also can be used in a variety of extended contexts.The formation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this Bu"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unction of reflexive question.This is not a process of > this is not.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年04期
2 彭小川;;关于是非问句的几点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宋然然;;语用层面的象似性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徐志敏;图式理论在语篇阅读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朱宁;陈洁;;“Head”语义扩展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8 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李丽君;基于人体外部器官的英汉情感习语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10 傅惠钧;《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建国;;论翻译文学中译者和读者的义务——关联理论观[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占喜;;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的语用学视角(英文)[A];Proceedings of FIT Fourth Asian Translators' Forum[C];2005年
3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4 胡惮;李春玲;;概念变体及其属性的描写[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唐善生;话语指及其篇章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f ;概念意义、程序意义和话语理解[D];贵州大学;2006年
2 朱淑仪;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反问句习得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李菲;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胡亚南;汉语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意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李晓玲;话语标记语的语料库研究:对“ so”的调查[D];河北大学;2005年
6 刘瑛;现代汉语正反问反问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7 叶建军;《金瓶梅词话》反问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英姿;双动句的信息构成与信息否定[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玉芹;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10 傅梦媛;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曹秀玲;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2 彭小川;;广州话是非问句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冉永平;试析话语中Well的语用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郭锐;“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5 刘娅琼;试析反问句的附加义[J];修辞学习;2004年03期
6 梁银峰;;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J];中国语文;2004年04期
7 刘伟;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相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01期
8 杨永龙;;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J];语言科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秋燕;;话语标记语语用研究与功能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2 李乐艳;;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研究及教学启示[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解巧红;;话语标记语的功能[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4 周维维;;“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虚假语用功能[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虞海村;;作为话语标记语的“是吧”[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祁峰;;“X的是”:从话语标记到焦点标记[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7 曲莉;;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周维维;;“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话语标记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9 李二龙;;话语标记的特点、功能及其认知阐释[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唐善生;华丽亚;;“你别说”的演化脉络及修辞分析[J];当代修辞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君均;;话语标记语研究综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3 马国彦;篇章的组块:标记与管界[D];复旦大学;2010年
4 黄友;转述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青;奥巴马演讲中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淑芳;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颖;话语标记语语用研究概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斌;关于言语交际的话语标记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家晃;话语标记语的语境提示及其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贺文丽;“那么”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教学启示[D];暨南大学;2004年
7 孔令伟;话语标记语及其对法庭提问理解的关联性制约[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8 王艳霞;首话题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玉静;承接连词的话语标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李倩梅;话语标记语的顺应—关联阐释[D];广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98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9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