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战国文献疑问代词研究
本文选题:出土文献 切入点:疑问代词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摘要】:出土战国文献主要包括战国金文、战国竹简、战国帛书及汉代简帛中的战国书籍。出土战国文献中单音节疑问代词主要有"何"、"孰"等,复音节疑问代词主要有"奈何"、"何如"、"奚如"等。传世、出土战国文献疑问代词的频率、询问功能、句法功能同中有异:出土文献中疑问代词的总量较少,远远不及传世文献;传世文献中较为常见的"奚"、"谁"在出土文献中极少见到;传世、出土战国文献中疑问代词的询问功能、句法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Abstract]:The literature unearthed mainly includes Jin Wen, bamboo slips of warring States, silk books of warring States and books of warring States in Han Dynasty.The monosyllabic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mainly include "he", "which", and so on, while the complex syllabl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mainly include "how to", "He Ru", "Xi Ru" and so on.The frequency, inquiry function and syntactic function of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re different: the total number of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 unearthed literature is less than that in handed down literature;"Xi", "who" is seldom seen in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and the query function of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of warring States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basically the same.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贝罗贝;吴福祥;;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语文;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麻爱民;;近三十年两周金文语法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2 刘春萍;《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吴媛媛;;第三人称代词流变探微[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4 刘丹青;陈玉洁;;汉语指示词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查(下)[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5 胡伟;张玉金;;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J];东疆学刊;2010年04期
6 王敏红;;《太平经》疑问句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7年03期
7 李明龙;刘芳池;;“谁”可以表比较[J];古汉语研究;2010年04期
8 胡伟;张玉金;;战国至西汉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鹏丽;;唐宋禅宗语录中疑问词语“何”“云何”“如何”发展演变考察[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玉金;;春秋出土与传世文献第三人称代词研究[J];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施真珍;《后汉书》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金顺吉;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陈静;《史记》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闰吉;《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美妍;先秦两汉特指式反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郜同麟;宋前文献引《春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姚X/;《春秋公羊传》词_Y、语法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王小穹;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永正;《世说新语》宋元话本语法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陆荣;《宋书》代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爱涛;《儒林外史》疑问句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郑益兵;《国语》代词语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华;秦至汉初疑问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曾伟娟;秦至汉初指示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高倩;秦至汉初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邱锡凤;上杭客家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翠娟;《韩诗外传》疑问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惠;《潜夫论》《风俗通义》疑问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萍;;战国文献中的“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李思明;;《水浒全传》中的疑问代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3 玛林娜·吉布拉泽;论现代汉语不定指性疑问代词[J];语言研究;2005年01期
4 罗传清;;先秦汉语疑问代词宾语的语序及其“特例”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黄龙;;语法专项 代词[J];时代英语(高三);2009年08期
6 李琦;;《墨子》疑问代词用法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庞玉奇;;“孰”与“孰与”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8 李墅钰;如何正确使用疑问代词What[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9 李生信;古今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变化[J];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10 宋玉柱;这几个“?”都用错了[J];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军;马津渤;;预应力与偏心矩对简支梁一阶振动频率的影响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陈晶晶;胡蓓蓓;王军;陈振楼;许世远;;基于空间插值方法比较的天津市暴雨空间分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义宁;王家骅;范育新;李建中;张靖周;;中/高频率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触发爆震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张建;;民用建筑中的谐波及其防治[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李菲菲;王权红;;汉字识别中学习、频率和结构方式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合群;祖雄兵;齐琳;陈志勇;宁坷平;李卓;;ESWL冲击波频率对肾脏损伤及碎石效果的临床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黄峧彪;邬华东;;平面二次系统极限环及其稳定与分岔的计算[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黄峧彪;邬华东;;平面二次系统极限环及其稳定与分岔的计算[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周杰;方勃;黄文虎;;星箭盒式被动隔振器的动力学设计[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耿加维;;关于双向通航桥孔中央标志的若干补充建议[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连电台三个频率进入第一阵营[N];大连日报;2008年
2 侯自强;频率决定WiMAX性能[N];通信产业报;2005年
3 ;AMD:频率提升困难,2.2GHz是否将成为Athlon XP3200+的最终频率[N];电脑报;2003年
4 辽宁 郑大理;设跳线正确显示CPU频率[N];电脑报;2005年
5 ;超频后如何恢复原来的频率[N];电脑报;2002年
6 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杨雨晴;暴雨频率最大达300年一遇[N];湖南日报;2011年
7 肖冠丁;9600Pro的频率9550的定位[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8 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新洲分局 陈志;培训频率要快内容要新[N];中国工商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李娜;性爱频率公式有没有科学性[N];北京科技报;2005年
10 青化 编译;0.0125Hz~500kHz方波发生器[N];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燕玲;现代汉语小句内疑问代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玛琳娜·吉布拉泽;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多视角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安利强;汽轮机叶片静动特性的随机有限元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5 曲明娟;周期性张应变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刘波;周期性张应变频率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李大军;随机激励下梁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宁德亮;新型电容传感器测量流动湿蒸汽湿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马益民;应用周期性应力场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贵生;分子束分布函数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郭胜;脉冲埋弧焊工艺研究及工程应用[D];天津大学;2005年
3 施健升;百龙滩水电厂#1发电机组异音测试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王宏岩;牙周炎易感基因的筛查[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张寰;刀片服务器散热系统噪声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杨传红;英语娱乐新闻语篇的衔接与连贯[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峰;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书面强势词的使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8 叶笛;交联聚乙烯电缆电树枝引发特性及局部放电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9 孙大新;GSM无线网络优化[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朱同淑;压电微压传感器[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1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0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