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浅议老庄语言观对当代新闻传播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02 22:04

  本文选题:老庄思想 切入点:语言观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正有关老庄思想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老庄思想中所蕴藏的传播理念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字面意义来看,老庄思想所崇尚的虚静无为、返璞归真等理念似与传播学并无什么关联,而庄子对名家的批评更是公开挑衅语言传播的价值,但深入研究后发现,老庄思想尤其是老庄语言观对加强传播效果、重塑传播意念还是多有裨益的。老庄思想对传播宗旨、语言传播工具的定位以及受众等方面多有论述,本文择传播要旨和传播媒介这两则进行剖析。老庄传播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言(名)与实、言(名)与意(道)这两者关系的深刻阐释上。在对以上两者关系的论述中,老庄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在语言传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Laozhuang thought has been full of money, but the communication idea contained in Laozhuang thought has not received due attention.In the literal sense, Laozhuang's ideas of "empty and quiet", "returning to nature" and "returning to the truth" seem to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communication, and Zhuangzi's criticism of famous scholars is even more valuable in openly provoking the spread of language, but after a thorough study, it is found that,Laozhuang thought, especially Laozhuang's view of language, is helpful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and reshape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Laozhuang thought discusses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the positioning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the audience, etc.Laozhuang's communication thought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profound expla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names) and reality, words (names) and meaning (Tao).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bove, Laozhuang's consistent thought is in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产经新闻报社;
【分类号】:G210;H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文亮;重读鲁迅对老庄思想的批判——从“《庄子》与《文选》之争”谈起[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曲艺;;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对老庄思想的接受[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龚丽英;;蝴蝶翩翩梦寰宇——谈老庄思想与几位英美作家的心灵契合[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谭靖仪;;浅论陶渊明诗文的自然之美[J];文教资料;2009年02期

5 胡娉;;论楚文化对战国秦汉漆器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6 郭飞;;论老庄思想在诗歌翻译中的流失——评《月下独酌》的翻译[J];文教资料;2009年23期

7 毛国宁;;徐志摩爱情诗的绅士风度与老庄思想[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黄艳;刘雨过;;论老庄思想对仙道小说创作的影响[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汤海威;;老庄与叔本华文艺思想之比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吴成国;;丘处机和谐观与老庄思想论略[J];宗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红岩;;语言传播文化中心的现代性重建——跨文化语言传播观念论[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3 赵家新;;重建语言之宫——王希杰语言观新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4 鲁景超;;华语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的受众心理研究[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5 吴鸿炜;;新的语言观和修辞观的展示——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6 张文勋;;老庄思想和金圣叹的《水浒》评点[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7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鸿炜;;新的语言观和修辞观的展示——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侯友兰;;一部全新的修辞学著作——简评王希杰《修辞学新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10 乔木;;新媒体的传播效果与政治影响——以手机短信为例[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悠扬;“十大好书” 供不应求[N];深圳商报;2009年

2 惠立;讲解员的艺术把握与形象建构[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吕静;奥运营销:有多少经验可以移植[N];中国经营报;2010年

4 阎思甜(作者单位:湖北日报社);大众媒介相对过剩及其传播效果[N];中华新闻报;2001年

5 司超慧;广告电视搭载出租车 强制传播效果待考[N];经济视点报;2006年

6 李健玲;浅谈地方广播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配置[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张洪瑞;广告无效?试试分众[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李雪昆;多种媒体联动 传播效果显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刘涛;浅谈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性[N];石油管道报;2008年

10 ;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效果研究报告发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白明;老庄正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晶;突发事件政府新闻发布的传播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周叶君;《淮南子》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4 唐星龄;财务会计语言观[D];厦门大学;2006年

5 肖建原;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赵为学;论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理论的建构[D];上海大学;2008年

8 潘虹;传播学视野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建磊;公民视频新闻传播及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文宏;老庄人文思想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李雪;老庄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资源探微[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圣材;老庄以“淡”为美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尹达;基于Open Access出版模式的学术期刊传播效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明华;论博客话语权的缺失[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仕东;新闻文本的“熟悉”特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5年

7 叶绍进;体育赞助传播效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孙小付;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毅;乘客对公交车载电视的“使用与满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任玲;我国城市品牌传播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2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02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