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再论《韵法直图》呼名的来源与混呼的性质

发布时间:2018-04-04 09:39

  本文选题:韵法直图 切入点:切韵经纬图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韵法直图》呼名多为袭用《韵法横图》而来,是《韵法直图》改动其蓝本《切韵经纬图》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韵法直图》编撰者对《韵法横图》呼名的误解,以及《切韵经纬图》与《韵法横图》分韵列字的差异,导致《韵法直图》"混呼"之名与《韵法横图》"混呼""混列两呼"之义不符,"混呼"是《韵法直图》机械袭用《韵法横图》呼名最直接的证据之一。
[Abstract]:It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rhyming method straight Picture" to change its original version "rhyme warp and Weft Chart" that the name of "rhyming method straight Picture" is mostly followed by "rhyming method horizontal Picture",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rhyming method straight Picture".Because of the writer's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name of "rhyme method horizontal pictur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hyme warp and weft map" and "rhyme horizontal map",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name of "mixed call" does not match the meaning of "mixed call" and "mixed call". "mixed call" is one of the most direct evidences of mechanical imitation of "rhyme method horizontal drawing".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研究中心;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切字捷要》与《韵法直图》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编号:09CYY022)
【分类号】:H11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军;;《切字捷要》的编撰及其与《韵法直图》的关系[J];古汉语研究;2010年02期

2 邵荣芬;《韵法横图》与明末南京方音[J];汉字文化;1998年03期

3 李军;;论《韵法直图》的语音性质[J];中国语文;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丽华;;《青郊杂著》与《五方元音》声母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李靖;;《青郊杂著》与《五方元音》研究现状简评及展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赵芸;;“等”的性质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4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李清桓;亦论《五方元音》的入声[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7 王艳华;;《韵表》浊上变去情况研究——词汇扩散理论的又一力证[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8 陈宁;;也谈“颚近音的日化”[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9 明生荣;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10 曹祝兵;;《词林韵释》中疑母字变化情况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进安;;《韵学集成》与《古今韵会举要》的关系[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洪梅;;《韵法横直图》的舒声韵混呼研究[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冯蒸;;满文标音《正音切韵指掌》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薄守生;郑樵小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王仲黎;祁阳方言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陈瑶;徽州方言音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关俊红;二十世纪辞书儿化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霞;河曲民歌的语言特色[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艳华;《四声通解》今俗音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高天霞;顾炎武《音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新泽;《同音字辨》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k文霞;李,

本文编号:1709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09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