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分析到概念分析的嬗变——语言哲学视阈下的“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
本文选题:语言哲学 + 逻辑分析 ; 参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摘要】:受西方语言哲学和俄罗斯经典语言哲学的影响,俄罗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于1986年成立了"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与西方语言哲学的逻辑分析和概念分析这两种研究思路相应,课题组的研究经历了从前期的逻辑分析到后期的概念分析的转向过程。转向的原因在于不对概念和词义进行深入分析而仅仅满足于逻辑分析已无法解释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相关的语言现象。课题组的概念分析实践在阐述语言世界图景的特点、揭示民族语言的独特面貌、发掘自然语言表达手段的丰富语义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Abstract]:Influenced by west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Russian language,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set up "Logic Analysis of language" in 1986.Corresponding to the logic analysis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of western language philosophy, the research group has experienced the turning process from the early logical analysis to the later conceptual analysis.The reason of the turn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linguistic phenomena related to na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psychology can not be explained only by logical analysis rather than in-depth analysis of concepts and meanings.The Conceptual Analysis practice of the research group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expou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guistic world picture, revealing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exploring the rich semantics of the natural language expression means.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科研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05年度重大课题“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言学”(05JJD74018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小红;;语言背后的镜子——简析预设在语言概念功能中的深层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昕;;商标显著性的基本理论分析[J];中华商标;2009年02期
5 林莉兰;;奥斯汀言语行为二分说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周家春;;基于认知视角的歧义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胡萍英;;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方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谢亚军;;从语言哲学视阈谈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意向性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毕青;;从格雷马斯叙事学视角解读《三次奇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朱晓红;周家春;;言语教学的哲学基础及实践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4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6 肖飒;;从符号学角度看汉语的语言信息优势[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孙茜;王青建;;数学的传教士——马丁·加德纳[A];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吉胜;;国际关系的语言转向与建构主义的发展研究:以语言游戏为例[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9 聂文娟;;现代语言建构主义及“实践性”的缺失[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10 胡志坚;;个案裁判规范之构建是司法裁决证立的关键[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8 龙华;定义问答检索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任芝;请求言语行为的俄英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孙茜;数学游戏大师——马丁·加德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泓;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艳;认知语义学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伦建;语言的召唤—当代中国语言批评的特点与反思[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关于概念分析的本体论思考——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研究为例[J];外语研究;2011年01期
2 陈勇;;概念分析的理论特色——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研究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3 李晓晶;《语言·心灵与意义分析》介评[J];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02期
4 鲍宏礼;论语言哲学中语句的心理功能[J];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5 李洪生;语言哲学的批判与重建——从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到哈贝马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姜胜;语言哲学中“人”(讲话者)的地位问题概览[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陈晓茹;;从语言哲学维度看施莱尔马赫的语言解释学[J];外语学刊;2008年05期
8 张玉宏;;巴赫金语言哲学视角下的元话语标记研究[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9 宋北平;陈勇;;语言哲学与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J];清华法学;2009年03期
10 谢亚军;;从语言哲学视阈谈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意向性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智强;;语言哲学视阈下的翻译观溯源——从语言观问题谈起[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熊学亮;;论所指的能指域[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梁爱林;;从“风险”术语的个案研究看术语词典的编撰工作[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武晋南;高建华;;基于user session的Web测试集简化方法[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欧阳燕;;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途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陈伟萍;王琳;封化民;杨鼎才;方勇;;一种基于语义概念的中文文本分类方法[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8 辛斌;;语言和意识形态[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袁发顺;刘郁馨;;隔层悬挂楼盖结构新体系及其数值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10 王金星;蒋向前;马利民;徐振高;李柱;;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关键概念分析[A];第五届海峡两岸计量与质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立志;结构、符号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8年
2 上海中远蓝天律师事务所 岳文辉 高颖睿;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分析[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3 蔡曙山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人类心智探秘的哲学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简方;在语用逻辑里收获思想[N];光明日报;2002年
5 李 红;当代英国哲学研究趋向[N];河南日报;2004年
6 陈军;婚内侵权之概念分析[N];江苏经济报;2010年
7 刘艳春;我与语言有个约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8 于爽;第五届分析哲学研讨会隆重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可以是艺术[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江怡;将心比心 融会贯通[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兰坤;幂形式概念分析和模糊概念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齐红;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知识发现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慧;信息检索中用户需求的概念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杨凌云;形式概念分析和粗糙集理论的代数及拓扑式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叶深;论法律的概念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10 王晓阳;语言的自我中心成分及其文本解释[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俊峰;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开放存取资源组织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那晓丹;语言哲学视域中的word to be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杨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粒计算模型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牛雪松;基于概念分析的程序重构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孙洪宇;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教育Web资源聚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春艳;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证名域方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李晓春;语言哲学与俄语主体评价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劲松;用语义语用结合的方法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廖琴;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论语》[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2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3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