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修辞学教育的新趋势
本文选题:修辞学 + 新闻传播学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中国的修辞学教育正在从个体修辞学教育走向公共修辞学教育、从民众修辞学教育走向国家修辞学教育、从国内修辞学教育走向国际修辞学教育,正在从单一课程教育走向综合性课程教育,特别是从语文修辞学教育走向传播修辞学教育、从平面媒体修辞学教育走向多媒体修辞学教育,逐渐形成中国修辞学教育的新学科建制。修辞是新闻传播的核心手段,修辞学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中国的修辞学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应密切关注、把握上述发展动态和趋势,以提高中国修辞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Abstract]:The rhetoric education in China is moving from individual rhetoric education to public rhetoric education, from populace rhetoric education to national rhetoric education, from domestic rhetoric education to international rhetoric education.It is moving from single curriculum education to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education, especially from language rhetoric education to dissemination rhetoric education, from print media rhetoric education to multimedia rhetoric education.Gradually forming a new discipline system of rhetoric education in China.Rhetoric is the core means of news communication, rhetoric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ources of communication.Chinese rhetoric researchers educ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bove trends and tren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rhetoric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H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汝东;;论以修辞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陈汝东;孔子言语行为思想的道德价值取向[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陈汝东;论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汝东;中国修辞学: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展望[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5 代磊,陈汝东;论孔子的修辞学思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6 胡成花;陈汝东;;东西方修辞学传统的历时比较与思考[J];修辞学习;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迪;;比喻——内心的镜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汤素琴;;如何实现接受效果最优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杨洁;;西方修辞学与汉语修辞学关于语境研究的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4 杨磊;;论孔子儒学道德体系下的言语修辞观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5 刘荣琴;;广告语中双关语的运用与文化效应[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徐红;;媒介融合、渠道拓展与国产电影的市场策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陈炯;二十世纪汉语修辞研究评述[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8 陈丽霞;;汉语VO三字格熟语结构语义特点及修辞功能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郝瑾洁;;近十年的汉语理论修辞学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俞涛;王道平;张高明;黄桂芳;屈姝存;;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编辑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学辉;;试析鲁迅小说语言之幽默特色及其实现途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勇;;社会营销:提升科技传播效能的新路径[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晓超;电视的假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6 薛婷婷;我国对外报道新修辞情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孔祥军;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崴嵬;《围城》中人物描写的辞格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星;荒诞世界中的诗性语言[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宋琳;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姜爽;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探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褚金勇;现代性视域下的“五四”文学革命[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s,
本文编号:1740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4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