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确性”框架下敏感类文本的翻译
本文选题:敏感类文本 + 翻译 ; 参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在"政治正确性"的框架下,由于英语翻译中译者对种族、宗教和社会性别等敏感问题的理解偏差而导致了深层文化差异,基于"在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选择"、"委婉跑步机"等翻译理论,探讨总结了这类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Abstract]: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deep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caused by translators' misunderstandings of sensitive issues such as race, religion and gender in English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such as "choice between accuracy and acceptability" and "euphemism treadmill",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this kind of text.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元建;;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琪;王金容;;限制与忠实:“读者接受”对文学翻译的挑战[J];大家;2011年02期
2 朱先明;;论翻译过程的先验图式模式[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王晓惠;;基于“本源概念”的古诗英译意象重构技巧[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4 戈玲玲;;论幽默文本中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基于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学刊;2011年01期
5 付永;唐姿;;论《易经》本源概念的传播——以文化负载词英译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周晶;何元建;;归化作为一种翻译策略的运用及其认知基础[J];中国翻译;2010年06期
7 欧阳东峰;;2010年中国译坛综述[J];语言与翻译;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裘禾敏;《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晋;基于语料库的英语隐喻习语与其汉译的形象和意义对应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孟鸿雁;E-C/C-E翻译中委婉语译法小议[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2 刘鹏;从《红楼梦》英译本看委婉语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冯瑞贞;英语委婉语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其翻译[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黄旦华;;委婉语的功能及翻译初探[J];考试周刊;2009年15期
5 尹彬;邓凯元;;英汉委婉语的分析比较与翻译[J];林区教学;2006年06期
6 李中;;从文化角度谈英汉委婉语的翻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贺琴琴;;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J];民营科技;2008年07期
8 杨鹏飞;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9 方传余;文化语境与委婉语翻译选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李茂莉;;从《红楼梦》英译本看委婉语翻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仙;;霍山扶贫项目社会性别与规划实践[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2 徐鲜梅;;社会性别问题研究质疑[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高小贤;;总序[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4 ;社会性别敏感性指标[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5 赵群;;初探社会性别与农村实用技术推广[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7 管毓和;宋涛;;草海项目对社会性别的影响[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8 王丹;;大众传媒与性别塑造[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10 高小贤;江波;;引言:个案研究[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晴佳;“亲爱的”翻译是懒惰的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柳霞;《五经》研究和翻译首先应从字义入手[N];光明日报;2009年
3 国际译联副主席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黄友义;翻译是桥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树伟;翻译帮我找到自己诗歌声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朱侠;高度重视翻译提高外宣能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文敏;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很难也很有趣[N];浙江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舫 任姗姗 博主 李辉 (传记作家 《杨宪益与戴乃迭》作者);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8 黄美茹;翻译市场每年以1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N];就业时报;2009年
9 记者 蒋国华;300部译著亮相全省翻译作品展[N];黑龙江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周波;我市设立翻译特色人才基地[N];成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邵军航;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7 刘晓玲;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视角下《红楼梦》委婉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詹焱;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律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薇;改写理论视角下清末民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及其对《霍桑探案集》创作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施秋蕾;衔接与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春;接受理论视野下的企业简介翻译[D];中北大学;2010年
4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剑华;美剧《绝望的主妇》中修辞语言及其翻译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宋岳;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赞美诗翻译[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方方;格式塔美学观照下的戏剧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叶琳;评价理论在童话翻译中的应用[D];南华大学;2010年
9 徐鹏;从《柳林风声》看童话翻译中的儿童本位原则[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阿迪来·艾山;文化语境与维汉翻译[D];喀什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746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4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