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对西方数学著作的翻译与传授
本文选题:西方 + 数学著作 ; 参考:《教育评论》2011年06期
【摘要】:近代中国在"师夷长技"的口号下,开始引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的数学著作被翻译,作为近代中国数学教育的教材。清末,随着我国近代数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对西方数学著作的翻译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量的翻译机构、留学生参与到数学著作的翻译中,其译著在数学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民国初期,我国对西方数学著作的翻译与教学进一步得到加强。
[Abstract]:Modern China began to introduce the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West under the slogan of "Shi Yi Changji", and a large number of mathematical works were translated as teaching materials for modern Chinese mathematics education.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mathematics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mathematical works entered a new period.A large number of translation institutions, foreign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translation of mathematical works, their transl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ranslation and teaching of western mathematical works were further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振江;传教士与晚清教育改革刍议[J];南开学报;1999年05期
2 张伟;;外国数学教科书的翻译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2期
3 亢宽盈;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等数学教育的体制化[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伟;中国近现代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欧阳跃峰;唐廷枢:中国第一位近代企业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吴洪成;张艳芳;;辛亥革命前后的军国民教育思潮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金井平;汉语区国家早期数学教育发展特征试析[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7 万婷;;论罗振玉的近代学制构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姜中光;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院──京师优级师范学堂[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贾熟村;;翁同煝笔下的同文馆[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10 杨岗营;;论《九章算术》刘徽注对墨家逻辑的继承与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岗营;;论《九章算术》刘微注对墨家逻辑的继承与发展[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朱宗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4 黄利群;;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5 徐元基;;试论华盛纺织总厂[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6 徐翠红;;刘铭传经营基隆煤矿之探讨[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仲均;;我国古籍中关于脊椎动物化石的记载[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8 李培业;;玄图算释[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雷东霞;;从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传承视角看当代普通高校民族音乐鉴赏课[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刘芹英;;珠算与数学教育[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亮;明代历法的计算机模拟分析与综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胡玉姣;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升;晚清杭州数学家群体[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寇荣鑫;大连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城市风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健;李鸿章创办洋务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红英;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仕铋;我国中学校长聘任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邵琴芬;论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道德教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合成;上海早期教会学校体育的历史考察[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0 解莹;晚清运用国际法维护宗藩体制的理念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庆来;;熊庆来先生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欢迎会上的讲话[J];数学进展;1957年04期
2 陈建功;;二十世纪的数学教育[J];中国数学杂志;1952年01期
3 裘光明;;评基赛辽夫“平面几何”的东北译本[J];中国数学杂志;1952年02期
4 蔡上鹤;新中国中学数学教材建设51年[J];数学通报;2002年10期
5 中原忠男;代钦;;日本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以教育课程的建构原理为切入点[J];数学通报;2007年02期
6 彭上观;高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4期
7 代钦;;试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态——兼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模式[J];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04期
8 张祖贵;;中国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胡明复[J];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03期
9 丁石孙;袁向东;张祖贵;;北京大学数学系八十年[J];中国科技史料;1993年01期
10 樊洪业;中国近代科学社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奠宙;;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数学意境[J];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01期
2 傅海伦;从民族文化传统看我国古算机械化的价值取向——兼对“西方中心论”的批驳[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8期
3 闫瑞芬;;利玛窦西方数学思想的传入与意义[J];沧桑;2007年02期
4 肖文强;;“欧先生”来华四百年[J];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06期
5 傅海伦;;从中西文化传统看数学机械化[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05期
6 柯大诩;;马丁·嘉特纳《带有难题的科幻故事》[J];读书;1983年12期
7 张涛光;论中西科技理论形式的差异及其直接原因[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10期
8 傅海伦;从中西文化传统比较看数学机械化[J];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01期
9 周振鹤;;字字精金美玉的著作[J];书城;2007年12期
10 黄荣肃;清代满族数学人才传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金才;;教育和文化传统对数学发展的影响[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崔建勤;席美珍;佟建华;;探析梅文鼎《方程论》的创新过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yN;;对数学教育史进行分期的新尝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傅海伦;;李善兰与中国数学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兆华;;“对增乘开方法及其相关问题的再探讨”一文的评论意见[A];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世荣;“西化”视角下的近代数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黄乐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数学的本质与数学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胡明 张波;康熙是怎样学习数学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王永会;辉煌与失落[N];光明日报;2005年
5 曾峥;利玛窦在韶关对西方数学的传播及其影响[N];韶关日报;2009年
6 王诗宗;清初历算第一名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陶春;计算机时代的东方数学[N];学习时报;2004年
8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满生;确立教育四个优先领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韩雪涛;数学与哲学结伴而行[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孙小礼;怎样看待欧洲传教士传来的西方科学?[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蒙虎;十七世纪西方数学的自然哲学背景[D];西北大学;2003年
2 赵晖;西学东渐与清代前期数学[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东;明末清初与晚清西方数学传入的建制化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潘澍原;《圜容较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闫瑞芬;利玛窦传入的西方数学及其对中国科学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4 舒爱莲;论西方数学家偶然性中求必然、不确定中求确定的早期探索[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亚珍;中译本《代数术》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坤;帕普斯的《数学汇编》及其问题在中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董杰;理解与维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占美;中西古典数学思想的比较及哲学反思[D];长安大学;2008年
9 闫春雨;《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出版及对晚清数学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楠;《三角数理》的翻译及其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56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5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