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动词与叙实动词对比分析
本文选题:阐释动词 + 叙实动词 ; 参考:《外语学刊》2013年03期
【摘要】:阐释动词和叙实动词无论是在语义结构层面还是在句法结构层面,都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因此二者都属于广义的命题态度谓词,但二者却又是两个不同的词汇语义类别。全面分析阐释动词和叙实动词在语义层面、句法层面上的异同,对深入理解阐释动词和叙实动词大有裨益。
[Abstract]: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explanatory verbs and narrative verbs at the level of semantic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so both belong to generalized propositional attitude predicates, but they are two different lexical semantic categories.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xplanatory verbs and narrative verbs at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levels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explanatory verbs and narrative verbs.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构《俄汉平行对照语义关系词典》的理论与实践”(09BYY066)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俄汉阐释动词词义的元语言释义对比”(11YJC74009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动词隐喻机制研究”(11BYY123) 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项目“俄汉阐释动词词义的元语言释义对比”(1252b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骅;;语义指向与义素结构[J];外语学刊;2011年01期
2 张家骅;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预设”观[J];外语学刊;2002年02期
3 郅丽梅;;语用预设与交际语境顺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4 戈玲玲;预设及翻译技巧[J];中国翻译;2002年03期
5 陈建萍;;《红楼梦》称谓语中的预设现象初探[J];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6 李小萍;文学作品开头的“是”字句[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利华;预设与蕴含[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马崴;语义学及语用学中“预设”问题的若干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张洪超;刘昌华;;让步复句的预设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刘佳佳;刘韶方;;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功能[J];中国教师;2007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陆少兵;;法庭语境中预设的心理认知[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易美珍;;幽默的预设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洪明;俄汉阐释动词词义的元语言释义对比[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赵硕;基于语用分析的网络广告预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甜;广告语的预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宝丽;语用预设在广告语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李莉莉;赵本山小品中幽默的预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妍妍;论预设与有效交际[D];河南大学;2005年
5 陈晓辉;递进关系是递进复句的预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泉;戏剧翻译中的预设处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姜慧英;“别X”祈使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玉琢;言语交际中的预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李桢;语境中虚词实化现象初探[D];广西大学;2005年
10 焦蕊;双重否定祈使句“别不X”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6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5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