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语言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本文选题:计算语言学 + 机器翻译 ; 参考:《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计算语言学中形式模型研究的成果,并分析了当前计算语言学发展的四个特点。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of formal model research i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analyzes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作者单位】: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分类号】:H08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海;关于计算词典学[J];辞书研究;2003年05期
2 王祁,邹冰;现行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段绮丽;机器翻译中词义的常识排歧[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朝虹,陆建湖;现代汉语自动分析研究现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王挺;麦范金;刘忠;;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应用前景的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蓝庆元,任海波;计算语言学概说[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7 冯志伟;框架核心语法与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J];汉语学习;2002年02期
8 赫琳;“从小”语义指向的计算机识别[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何婷婷;基于HNC理论的一种词汇歧义消解规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王伟,匡友华;概率统计在词频统计和语篇赋码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俊萍;冯志伟;;CTT在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冯志伟;;确定切词单位的某些非语法因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Yajun Pei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100024 Zhiwei Fe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0010;Representation of Original Sen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by FOPC[A];第20届亚太地区语言、信息和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胡冠龙;李淼;罗毅;强静;张建;;基于逐次筛选法的多引擎汉民机器翻译系统[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金东日;;在朝汉机器翻译上出现转换的难点[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阿孜古丽·夏力甫;;基于复杂特征的维吾尔语VN结构[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俊萍;冯志伟;;多义动词“有”的消歧研究与基于Prolog的自动分析实现[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跃龙;姬东鸿;;汉语依存图库建设研究[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何婷婷;语料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达胡白乙拉;蒙古语基本动词短语自动识别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刘云峰;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中文概念检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应真箭;二语词汇学习软件中的词聚合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武斌;面向俄文信息处理的机器翻译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方淼;语义单元自动获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爱珍;计算文体学工作模式探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王廷);现代汉语分词系统通用性设计及切分歧义处理[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2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韩习武;机器翻译中语义因素的理论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唐春英;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黄艳;面向数字化产品的自然语言查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2年
7 罗智勇;现代汉语通用分词系统的技术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8 马长林;中文自动文摘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曹军;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消解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10 郑旭玲;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语短语语义模式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鸣;;机器翻译系统在ESP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覃其文;;汉壮机器翻译初探[J];民族翻译;2011年01期
3 蔡长虹;;《语言学名词》编辑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04期
4 ;本刊稿约[J];现代外语;2011年03期
5 胡莉;;中文“词”的语言模型识别研究方法综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6 翟舒;韩习武;;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7 ;胡明扬教授逝世[J];方言;2011年03期
8 王晓伟;;语篇结构分析的回眸与前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陈鹏冰;;语义指向研究的新方向——评《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及其计算机识别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逝世[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贺萍;骆有庆;路文如;;全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阳子;中国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进入新阶段[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何中军邋米海涛 刘群;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开源软件[N];计算机世界;2007年
3 ;我国首个基于搜索引擎的机器翻译系统问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4 熊德意邋何中军 刘群;机器翻译渐行渐近[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董振东;到用户中去[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黄瑾邋刘洋 刘群;机器翻译的自动评测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李开复;互联网七大趋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李开复;网络改变生活 科技创新世界[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刘慧敏;多语信息平台让你“读懂”七国语言[N];宁波日报;2007年
10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吕雅娟邋付雷 黄瑾 何中军 刘群;化繁为简的统计机器翻译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慧;基于DCC动态流通语料库的中文组织名考察与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富涛;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简单谓动句句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文;形态非对称汉蒙统计机器翻译模型构造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长青;《蒙古语语法信息词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王高娃;现代蒙古语副词语义类搭配库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0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6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