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汉语的言文一致问题商兑
本文选题:言文一致 + 白话文运动 ; 参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问题,产生于中国与西方表音文字系统接触之后。言文一致本是西方表音文字的特色,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口语与书面语的分离自古而然,有类型的不同,没有高低之分,但在过去的百馀年间,言文一致却是汉语改革与白话文运动的基本目标,为此走了许多弯路。在汉语中,书面语固然受口语的影响,口语同样也受到书面语的制约,虽然交互影响,却并不趋于一致。汉语的言文关系复杂,如若在这种极端复杂的关系中,把言文一致作为内在的要求或发展趋势提炼出来,往往有意无意忽视了事实,甚至歪曲了真相。
[Abstract]:The problem of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spoken and written Chinese arises after the contac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onetic and phonetic systems. Chinese as ideographic characters the separation of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since ancient times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there is no high or low but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but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The unity of speech and text is the basic goal of Chinese reform and vernacular movement, so it takes a lot of detours. In Chinese, while written language is influenced by spoken language, spoken language is also restricted by written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and text is complex. If we abstract the unity of speech and text as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or development trend in this extremely complex relationship, we often ignore the facts, or even distort the truth,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H10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晓明;“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绍敏;;清末士大夫的地方自治思想与地方自治政策之推行——以《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宋淑玉;民初尊孔读经问题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高强;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5 汪谦干;皖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6 周雷鸣;陈独秀与光复会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7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8 吴怀祺;;时代的期待与史学的自觉[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9 苏魏;;论甲午战后中日之间关系(1895—1905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加晓昕;;以“人”为本,文字与文化的合二为一——探析汉字中与人有关的若干文字的文化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刘素莉;;徐光启终生未学西语的原因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冯春波;;中国英汉、汉英词典插图简况[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道刚;;中国传统人权观念再探——一个比较法文化的视角[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戴峥峥;陈桦;;RESCCL朗读语音库音段标注与研究[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如龙;;汉语和汉字的磨合、互动与和谐发展[A];“汉语与汉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8年
7 龚重谟;;汤显祖在肇庆遇见的传教士不是利玛窦——也谈汤显祖与利玛窦[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鲁川;;立足汉语实际的信息语言学——确立汉语基元单位和构建角色序列模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孙海娜;;略论《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的可轻读词语[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芳;张斌语法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杨瑞汉;义音汉字系统的创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薄守生;郑樵小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南开大学;2009年
6 吴建铭;民初(1912-1913)立法与行政关系的论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毕秀洁;商代拝器挊文的整理,
本文编号:1793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9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