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新加坡中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21:55

  本文选题:新加坡中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 教材 ; 参考:《山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双语政策是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基石,为维护各族群的认同感和传承祖先的文化,各族群有必要以母语作为第二语文。华文是占新加坡总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华族母语,华文教育是新加坡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华文教材的编写是华文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华文课程标准由新加坡教育部颁布实施,并根据社会语言环境进行了不断地修订与调整。现行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开始实施。为了与小学华文课程相衔接,中学华文课程标准于2011年做出相应调整并开始实施。 与之前的课程标准相比,强调语言交际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选编主题更富时代性、多样性的课文是现行华文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本文选取新加坡公立学校统一使用的《小学华文》和《中学华文》教材,从课程目标、教材选材两方面探讨课程标准在教材中的体现情况。课程目标方面,主要从课文板块设置和练习设计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教材选材标准部分主要从课文主题、体裁和题材、课文时代性这几个角度出发,验证“主题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编写原则要求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文章最后对课程标准及中小学教材编写的特色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续研究建议。 本文认为,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变动反映出新加坡教育部和华文教学届意识到母语教育向第二语言教学的转变,这一变化在教材中已有体现,中小学教材在练习设计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中小学教材课文内容和选材也灵活多样,更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但总体来说,教材课文在交际功能方面的编写设计需要进一步探索;课程标准与教材对于词的正确运用部分还有待强化。 在当今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本文从海外华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新加坡现行中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及华文教材进行研究,对于了解新加坡华文教育现状,探索华人社区华文教学模式、促进课程标准及海外华文国别化教材编写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Abstract]:The bilingual policy is the cornerstone of Singapore ' s education policy .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identity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to inherit the culture of the ancestors ,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mother tongu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ingapore ' s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 The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 is promulg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Singapore and implemented continuously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language environment .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curriculum standards ,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universal competence , which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of current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
The standard part of material selection is based on the theme of text , genre and theme , and the times of text .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compil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 flexible and varied theme and close to students ' life " is fully reflected . Finally ,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he textbook writing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on this basis .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hange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n the course target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Singapore and the Chinese teaching session to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This change has been reflected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has made a useful exploration in the diversity and pertinency of the practice design ;
The contents and materials of textbook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re also flexible and close to the life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 But in general , the writing design of the textbook texts in the aspect of communicative function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have to be strengthened in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part of the word .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 Singapore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Singapore , explore the Chinese teaching model of Chinese community , promote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前进;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恢复的前提和前景[J];国际观察;2002年05期

2 耿红卫;;新加坡华文教育史简论[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3 黄昆章;;也谈海外“华文热”[J];华人世界;2006年06期

4 李天锡;东南亚华文教育前景简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02期

5 李天锡;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03期

6 王燕燕;加拿大的祖语教育与华文教育[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02期

7 吴晓霞;九十年代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改革方向[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苏泽清;论中华文化在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八桂侨刊;2004年05期

9 高伟浓,杨晶;二战后欧洲华文教育的历史与前景的初探[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谭家健;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J];民主;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志国;;理论联系实际 创新并有发展——教材编写心得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王昭顺;王绍斌;;《信息系统攻击与防御》教材编写心得[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3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4 张晓丹;;关于《应用计算方法教程》教材编写的若干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5 邵凤茹;;新教材编写刻不容缓[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润梅;;工科类本科生教材编写心得[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7 杨霞;;高校教材编写中应重视教材的传播效果[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8 张宁;王明召;;高教版与北大版《中级无机化学》教材对比与评价[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9 祁峰;郭曙纶;;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胡青泥;高菲;戴恒震;;面向三维数字化设计的机械制图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图》编写的思考[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永先 孔俊彬 李豪;全球华文教育方兴未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张胜林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三次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胥爱珍 通讯员 龙淑英;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基地落户我市[N];德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京生 张燕萍;侨务部门拓展华文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记者 雷辉 通讯员 黄爱华;百余志愿教师赴海外教华文[N];南方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红;华文教育为中华文化“留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孙汝建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华文教育教什么? 育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红;华文教育牵动众人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记者 黄之宏 张睿 实习生 孙余丹;全国首个全日制华文班开学[N];温州日报;2011年

10 ;世界华文教育大会背景资料[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雯;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春艳;抗争与妥协: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族母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5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7 王玉云;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余敏;韩国留学生现代汉语复句习得及选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维娜;新加坡中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陈佩英;Ting Phei Ing;马来西亚《一年级国小华文》课本的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桂林;元素化合物知识教材体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晓阳;听说结合培养口语交际能力[D];暨南大学;2006年

5 赵宗梅;高中新诗教学出路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常玮;对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的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莹;《Go for it!》教材与JEFC教材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峰;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2》模块“物质结构基础”主题的教材编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海霞;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及教材建设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匡勇胜;电脑音乐配器与制作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98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98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8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