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转向的哲学理路及其语言学意义
本文选题:语言学转向 + 语用学转向 ; 参考:《求索》2011年07期
【摘要】:语言哲学于哲学与语言的相互碰撞中形成,以弗雷格量词理论为代表的现代逻辑学的诞生使语言哲学成了具有本体地位的一门显学。而后,语言哲学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两次历史性转型。第二次转型期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成果构筑起了语言与哲学对话的新平台,促成了现代语用哲学的形成与日臻完善。"语用学转向"作为一场语言哲学思维发展的重大变革,促成了语形、语义、语用三个语言哲学维度的完全对接,为社会实在性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为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Abstract]: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was formed in the collis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language. The birth of modern logic represented by Frege's quantifier theory mad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prominent subject with the status of ontology.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has undergone two historic transformations: linguistic turn and pragmatic turn. During the second transition period, Wittgenstein's "language Game Theory", 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 and Searle'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established a new platform for the dialogue between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I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odern pragmatic philosophy. " Pragmatics turn "as a major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philosophical thinking, has contributed to the complete docking of linguistic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form,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nd has provided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It opens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0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丹;张希玲;;拟亲属称谓习俗的文化功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2 方艳;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语境的设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赖翅萍;日常会话与宏大叙事——《茶馆》的语用学解读兼及十七年文学的叙事方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潘尔艳;广告语中的心智世界[J];商业研究;2005年11期
5 高淑英;;礼貌原则导致的会话“不合作”现象[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陈爱勤;英语重音·语义·语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黄强,梁颖;外交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徐秀芝;略论高校现代汉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丛石;张慧丽;;论英语自学能力的养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0 董巧稚;;浅析外交中的委婉语[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杨文睿;;俏皮机智,轻松活脱——利用索振羽的幽默准则分析《认真的重要性》的幽默色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6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9 赵明炜;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明清;地权限制与规划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何雅青;确定与歧义之间的最佳点[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齐卓彦;城市滨河景观与滨海景观的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谭弘剑;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孙静;论语境顺应[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郭智颖;翻译的语用观[D];广西大学;2002年
7 孙昂;关联理论与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艳;《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合作原则的违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梅;广告中隐喻的含义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可;俄汉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安基;;从语言到语言: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游戏”——20世纪语言学转向及其影响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2 骆小所;语言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吴昊;;语境意识的崛起——语言学转向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一种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1期
4 彭艳虹;;后现代视野中的西方哲学语言学[J];求索;2007年07期
5 陆俊杰;;语言学转向:内涵·历史·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2期
6 张碧;严卿;;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语言学转向[J];中国研究生;2009年08期
7 艾洁;崔军艺;;论符号学理论的语言学特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宗廷虎,窦丽梅;语言学转向与言语修辞学的兴起——评张会森《修辞学通论》[J];修辞学习;2003年04期
9 钟谟智;论语言哲学的现代意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陈欢;语言哲学现代意义评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希杰;李名方;;关于得体修辞学的通信[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丁汉;;论“废话” 语言现象学札记[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胡瑞娜;;当代反实在论的语义分析走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4 欧阳燕;;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途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焱;“有话好好说”与“读书先须识字”[N];南方周末;2007年
2 石若英;走向文化的双向对话[N];长江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姜艳萍;创立中国语言学创新平台[N];联合日报;2010年
4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盛玉麒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料库方法:语言学研究的范式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利元;论语境化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卡跃;隐喻探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谢娅;翻译中的性别[D];四川大学;2006年
3 王辉;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论译者主体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林春静;隐喻及其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白瑞;从阐释学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田卉;隐喻的认知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戴君平;翻译伦理的倡导者翻译家孙致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范为;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及其理论困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郭凤霞;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论诗性隐喻翻译的两个世界忠实再现[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伟;翻译批评:一场多边对话[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01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0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