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图式理论之于隐喻翻译

发布时间:2018-04-27 15:54

  本文选题:图式 + 隐喻翻译 ; 参考:《中州学刊》2011年03期


【摘要】: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重要方式。隐喻在话语中大量存在,带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但隐喻的翻译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图式与隐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性,译者在处置隐喻的翻译时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对源语中的隐喻先进行释喻,然后通过对隐喻在译语中的移植、转换或其他手段,最大程度地保留隐喻在译语中的感染效果。
[Abstract]:Metaphor is a rhetorical device ,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of human cognition and thinking . The metaphor has a great deal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discourse , but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is a difficult problem . In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 the translator can use the schema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explain the metaphor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ccording to his own cognitive experience . Then , the effect of metaphor in translation can be preserved to a maximum extent by the transplantation , conversion or other means of metaphor in the translation .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家燕;王小潞;;文化、心理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制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刘立;隐喻及其翻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束定芳!200083;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萍,郑树棠;中英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徐宜良;;隐喻、认知与文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魏纪东;王菲;;论博喻的特性及其建构文学语篇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1年06期

4 骆爱凤;;从文化语境看汉英隐喻意义及其取象[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李运华;;小学儿童对有字面义与无字面义的隐喻理解发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雷志敏;刘开军;李海军;;隐喻应用意识与词汇记忆技巧——关于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创新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路静;;认知语境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8 魏李隼;;小议认知观照下爱情隐喻的翻译[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宋畅;;古诗歌中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李志远;;认知诗学视阈的李煜后期词作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云;崔娟娟;;认知隐喻及其判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郑志进;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认知语用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王文斌;隐喻构建与解读的主体自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周大军;军语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魏纪东;英语篇章博喻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7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马莉;运动技术理念的隐喻与诠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王小潞;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姣;“以水取譬”—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水”的概念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狄伟进;认知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岳娟;用关联理论阐述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D];南昌大学;2011年

4 张建茹;大学英语专业教材中的隐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贤平;“象征”与“隐喻”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岳;俄汉语表示人物外貌特征的成语比喻结构的对比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樊俊青;中美语言中政治隐喻的对比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禹辰;认知视阈下中国政治语篇的隐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肖莉;美国总统就职演讲概念隐喻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廷刚;论认知视角下隐喻对诗歌意境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3 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4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5 冯国华;立足喻体 把握喻底——论譬喻在汉英互译中的处理[J];中国翻译;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志高;;图式理论观下英语电影的隐喻汉译[J];电影文学;2011年05期

2 林元富;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福建外语;1996年04期

3 王淑芝;心理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张向葵,关文信,孙树勇;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4期

5 徐再良,潘卫民,黄勇;图式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S1期

6 刘利华;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姚旦墅;融文化图式理论于外语教学[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江智利;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高利华;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罗怡,章樊;图式理论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晶;李晓林;;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徐琪;;《图式理论与俄语报刊阅读课教学改革》[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刘源甫;;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图式——共性与差异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张艳梅;;论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赵斌斌;;从语篇角度谈法语听力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彭启英;;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董小闵;李祖枢;余淼;廖昌荣;陈伟民;;仿人智能控制及其在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英文)[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8 黄丹丹;;图式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伟萍;;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剑剑;;图式理论与专业英语阅读教学[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陈力丹;科学地把握大众传播心理[N];中华新闻报;2001年

2 山东省梁山县小路口中学 王桂义;英语阅读的认知观[N];学知报;2010年

3 魏屹东 周振华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社会学学院;揭开记忆之谜的巴特莱特认知心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兄;基于图式的数学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宗宏;形式和内容图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文本理解的交互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么健石;图式理论在一类欠驱动机械系统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吴颖敏;市场机遇发现的超图支持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谭业升;翻译中的识解运作[D];复旦大学;2004年

7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邵桂芳;基于动觉智能图式的人工生命体行为及其选择与进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宫英瑞;《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静;图式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解释力[D];安徽大学;2010年

2 贺创新;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家慧;图式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盛日恩;利用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汶青;基于图式理论的中级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游爱萍;图式理论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燕明祥;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付佳媚;基于图式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9 符丹;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寸红彬;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1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11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c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