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五行之金行背后的概念隐喻和借代

发布时间:2018-04-28 14:12

  本文选题:五行 + 金行 ; 参考:《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06期


【摘要】:本文是我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五行概念的系列研究之一。语料分析显示,古汉语中的[金]背后存在概念借代[金代金的特征]、[金代金属]、[金代金属制品]和[金代财富],概念隐喻[具有金(属)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金]、[美好是金]、[人是金]以及[历运更替是五行更替]。现代汉语中的[金]体现出对古汉语中的[金]的批评性和选择性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为概念借代[金代金的色泽]、[金代金属]、[金代金属制品]和[金代钱财],概念隐喻[具有金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金]、[人是金]以及[好是金]。
[Abstract]:This paper is one of the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concept of five e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In ancient Chinese, there are conceptual metonyms [characteristics of Jin Dynasty gold], [Jin Dynasty metal products] and [Jin Dynasty wealth], conceptual metaphors [things / phenomena with gold (genus) characteristics are gold], [beauty is gold] The replacement of history and transport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five elements. The "Jin" in modern Chinese embodies the critical and selectiv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Jin" in ancient Chinese. It is mainly shown as conceptual metonymy [golden color], [Jin Dynasty metal products] and [Jin dynasty money], conceptual metaphor [thing / phenomenon with gold character is gold], [man is gold] and [good is gol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鞠方安;张丽华;;沃尔夫语言相关性思想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01期

2 王志跃;从文化传统看中国宗教的人文化倾向[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国;;《醒世姻缘传》方俗词语补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刘良军;;《汉语大词典》收词拾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蒋涛;;《汉语大词典》失收《花间集》中名物词举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师园园;;阳谷方言古语词释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5 丁润丽;;《世说新语》的谦称名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6 柴融伟;;晚清对外贸易商习惯探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7 肖晖;;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8 王炜;;近代北京公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陈捷,吕海清;我国医学学术期刊论著栏目去留论[J];编辑学报;2003年06期

10 王栾生;文化缔构编辑观辩证[J];编辑之友;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婷婷;;On the Translation of Intertextully-constructed Texts A Case Study——Nian Nu Jiao.Memories of the Past at Red Cliff[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洪庆福;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学本质“合一”论[D];苏州大学;2003年

3 车淑娅;《韩非子》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5 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高长玉;四神丸方源考析及止泻作用的药效与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鲁六;《荀子》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斓;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2 尹志强;晋系玉石文献词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桂霞;我国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科;汉语中“悲伤”类义位的理据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博;《羊城晚报》与《西安晚报》的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安沙沙;唐写本《新修本草》词汇释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丽丽;汉语“足”类人体词的历史演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李明;《酉阳杂俎》同义词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薛春华;禅宗语录熟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雪璐;《红楼梦》程度副词计量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国文,丁建新;沃尔夫论隐性范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战峰;郭店楚简《五行》篇理论结构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储泽祥;;说“木”[J];森林与人类;1994年01期

3 刘忠惠;对《尧典》背景的哲学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4 刘国民;论董仲舒的五行思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白建忠;孙俊杰;;“五色圈点”考论——以杨慎批点《文心雕龙》中的“五色圈点”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6年04期

6 逯宏;;《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晓伟;;中国画色彩观念的产生与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苍石山房;;管子学商■[J];船山学刊;1934年02期

9 连劭名;《汉书·魏相传》与西汉易学[J];周易研究;2000年02期

10 曹树明,田智忠;《太极图》与《太极图说》之“五行说”比较研究[J];周易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

本文编号:1815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15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