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个体量词编纂疏误
本文选题:《汉语大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关于个体量词的编纂,《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漏收量词、义项分合失度、名词和量词混同、例证晚出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以为今后的修订提供参考,使两部重要的工具书更趋完善。
[Abstract]:Concerning the compilation of individual classifiers, the Chinese Dictionary and the Chinese Dictionary have many meri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missing quantifiers, the mismatch of meaning, the mixing of nouns and classifiers, the late emergence of examples and so on. The raising and solving of these problem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vision and make the two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s more perfect.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教师职业技能教学部;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个体量词历时发展研究”(08GJ-05)
【分类号】:H1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建平;从先秦简牍看《汉语大词典》量词释义的阙失[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丹;;析《二刻拍案惊奇》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王金超;魏凤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小平;;《齐民要术》数量表示法[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周娟;;汉语量词词典词源理据的阐释[J];辞书研究;2009年03期
5 袁仁智;;《元曲选》量词系统的历时比较[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刘玉朝;;从“过”与“次”看汉语通用(无色)动量词的演变[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7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札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张延俊;也论汉语“数·量·名”形式的产生[J];古汉语研究;2002年02期
9 叶桂郴;量词"头"的历时考察及其他称量动物的量词[J];古汉语研究;2004年04期
10 汪维辉;试论《齐民要术》的语料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先秦汉语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海平;《史记》语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孙欣;汉墓遣策词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凌霞;《三国志》专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辉;现代汉语事件量词的语义和句法[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桂郴;《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冬梅;种类量词的认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翼;汉语配对量词与英语配对单位词的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栗君华;《儿女英雄传》量词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含;动宾组合带动量结构句式中的动量结构[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长银;《搜神记》新词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梁慧;对外汉语教材与学习者量词习得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米建霞;近代汉语通用个体量词“个”的历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张潇潇;《西游记》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钱闾建;《隋书》数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张惠强;变文、元刊杂剧量词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振铎;;字典论稿[J];辞书研究;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飞;;《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书》虞夏书语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廖婷婷;;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杨帆;;《汉语大字典》“彽”部字书证指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邵春驹;;《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南朝部分辨误[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龙;陈源源;;《汉语大字典·力部》商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真大成;;《汉语大词典》“e索”条释义辨正[J];语言科学;2010年02期
7 李汉丽;;《汉语大词典》书证前补(三)[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尹楚兵;;《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商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陈芳;李茂;;《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拾遗[J];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马固钢;;《汉语大词典》书证句读商榷[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勇;;对《和声学教程》(增订重译版)的困惑[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林刘巍;陈艳;;“准异形词”的释义与规范处理——“曼延”“蔓延”“漫延”的形义关系及应用考察[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东海;王丽英;;古籍数字资料库建设与语文词典编纂的结合[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楠;;“无时无刻”的古今演变与词典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许荣;;辞书书证使用错误浅议[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敏;解海江;陈淑梅;;进一步发展我国语文辞书出版事业的建议[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Q2小e,
本文编号:1828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2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