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我国民族语言的沟通度与语言群体认同

发布时间:2018-05-01 16:01

  本文选题:语言识别 + 语言沟通度 ; 参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由于语言识别标准的不同,我国和国际学术界对中国语言的分类和数量统计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一些民族语言的实例,介绍和分析语言识别所使用语言沟通度和语言群体认同方法,探讨这些方法对我国民族语言识别的适用性。
[Abstract]: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recognition standard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class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Through some examples of national languag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degree and language group identification methods used in language recognition,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methods to national language recogni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宏开;;语言识别与民族[J];民族语文;1988年02期

2 宋启元;宋小乐;李娟;马少彪;;从回族语言看其民族认同[J];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傅根清;从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论其与客家话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单江秀;;论语言文化的生态平衡系统——兼谈通海县兴蒙乡卡卓语的语言文化保护[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5 巫达;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侯豫新;;从“双语教育”看文化接触与文化认同——以濒危语言图瓦语为考察对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霭堂;中国藏族语言文字研究五十年[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2 吴春相;;当代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研究方法论[J];东疆学刊;2009年03期

3 苏玮雅,艾磊,普一之;白语否定动词各种形式初探[J];大理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4 李素琴;洪广中;宋元康;艾杰瑞;;谈白族学生英语元音发音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5 许杨阳;;侗族语言使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王兴才;;“之所以”词汇化质疑[J];古汉语研究;2009年01期

7 龚永辉;;民族概念:话语权与学理性——中央“12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之一[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袁晓文;;藏彝走廊尔苏藏族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洪寒松;侗族族称、族源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03期

10 杨通银;;侗族语言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民族关系与宗教共处[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芳;张斌语法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D];北京大学;2010年

3 唐佳;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邓凤民;汉藏语系语言差比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6 韩丹;认知视角下的双宾句式生成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俊和;现代汉语“X+们”的语义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杨彬;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金顺吉;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修洁;最简方案框架下英汉提升结构对比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2 焦奇静;最简方案框架下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3 刘厚伟;论“V上”的核心语义特征——接触的认知图式[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正超;《型世言》中的处置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崔婷;现代汉语“非+X”结构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6 严玉培;“被”字句的生成语法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杨晓霞;白语送气擦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文英;白语助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胜;白语名量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锐;基于概念图的信息检索查询扩展模型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生信;回族语言的民族属性[J];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3 林涛;;回族语言[J];回族文学;2008年05期

4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06期

5 王均;;民族语文工作中的若干认识问题[J];民族语文;1981年01期

6 孙宏开;;尔苏沙巴图画文字[J];民族语文;1982年06期

7 林向荣;;阿坝藏族自治州双语使用情况调查[J];民族语文;1985年04期

8 和即仁;关于云南蒙古族卡卓语的形成[J];民族语文;1998年04期

9 宋正纯;;新疆图佤人的多语家庭[J];民族语文;1988年03期

10 马红艳;回族语言及其反映的民族认同心理[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正兰;;歌词艺术论(一) 论歌词中八种杂语并置现象[J];词刊;2010年01期

2 蒋婷;;浅析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教育现状及建议[J];科技广场;2010年02期

3 蒋毅;;少数民族语言权初探[J];知识经济;2010年12期

4 包和平;;亟待加强和重视的少数民族辞书研究[J];中国民族;2010年06期

5 徐静;;浅析语言识别[J];甘肃科技纵横;2010年03期

6 冯雪俊;;秦汉时期汉语文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张斌;;真情像雪莲一样绽放[J];生态文化;2010年03期

8 李睿;;少数民族语言对其文化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0年26期

9 征鹏;王学信;;“末代傣王”刀世勋传奇人生[J];海内与海外;2009年01期

10 包晓华;包双喜;;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宗艳;;幼儿爱尼语教育研究与指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2 伍秉纯;;苗歌翻译浅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赵伯义;;《说文解字》互训浅说[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彭向前;;读史札记五则[A];西夏学(第六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下)[C];2010年

5 吾守尔·斯拉木;;前言[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加米拉·吾守尔;吐尔根·依不拉音;;现代维吾尔语语言资源平台构建技术的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花;古丽拉·阿东别克;;基于语料的哈萨克语词频统计的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雅婷;马博;王磊;吐尔洪·吾司曼;李晓;;维吾尔语口语语音语料库的设计与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通拉嘎;;汉、蒙、藏、维分词与词性标注技术发展现状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丁思志;;送气擦音的语音特点—以黔东南黄平苗语为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阳;让文化走进普通百姓[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刘阳;广播听得懂 电视看得懂[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郎俊琴 庞俊峰 整理;建言献策促发展 履职尽责为民生[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吴艳;少数民族期待更多文学滋养[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记者 杨树明;刘红宇委员呼吁:加强民族混居地区法律人才建设[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张斌;他是青少年民族团结标兵[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潘世华;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教育[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通讯员余海峰;精河县各族干部群众互学民族文化[N];博尔塔拉报;2010年

9 李青;拯救宁洱少数民族语言刻不容缓[N];云南政协报;2010年

10 王邻;我省建立7个少数民族语言暨乡土教学课件制作基地[N];贵州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格日勒图;蒙古语文的使用与语言教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3 莫智文;Fuzzy有限态自动机的最小化及其在心电图(ECG)识别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基于DHMM的视觉语言识别[D];吉林大学;2010年

2 袁舒婕;黎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马晓慧;多语环境下回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4 吴萨仁格日乐;有关中国蒙古语言规划问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萨如拉;蒙古语市面语言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欧阳澜;广西龙胜和平乡优念话语音词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敏;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民族身份认同和语言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丹;赵式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术成就述评[D];云南大学;2010年

9 孙文涛;四川规范彝文使用状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梁丽;吉首苗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0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30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