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越南学生习得汉语转折关联词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2 11:44
  汉语和越南语具有共同特点是都是单音节语言,同属于词根语语言,而在体系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就拿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像汉语的“而”、“却”、“但”、“但是”、“可是”、“不过”以及越南语的“nh ng”、m、 c n、 th....ch来说,表面和基本用法上有很多相同点,但其实表达的意义和使用环境却各有特色,非常复杂,如果不认真考虑分析,很容易混用。实际已经证明,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的过程中,因受到负迁移现象与越南语思维的影响而常犯到一些不值得的错误。因此,加以研究并更明显的区分汉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方式的意义和用法,对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是很有作用的。 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汉语和越南语中转折关联词语以及其偏误分析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别对两种语言阐述其定义和特点,第三部分是调查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转折关联词语的偏误从而提出偏误类型与成因。第四部分是笔者经过研究过程后提出的一些建议。最后本人总结该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
    1.2 研究概况
        1.2.1 转折关联词语本体研究情况
        1.2.2 转折关联词的偏误研究
        1.2.3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转折关联词语的偏误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转折关联词及越南语表示转折关联词概说
    2.1 现代汉语转折关联词
        2.1.1 定义
        2.1.2 类型
        2.1.3 转折关联词在不同句法层面上的运用
    2.2 越南语表示转折关联词
        2.2.1 定义
        2.2.2 越南语转折关联词分类
        2.2.3 越南语关联词语的运用
第三章 :越南学生转折关联词偏误考察与分析
    3.1 越南学生使用转折关联词的情况调查
        3.1.1 调查对象
        3.1.2 问卷调查方法和内容
        3.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越南学生转折关联词偏误类型
        3.2.1 转折关联词语掌握不准确
        3.2.2 词语的多余
        3.2.3 词语的遗漏
        3.2.4 词语的错用
        3.2.5 词语的错序
    3.3 偏误成因
        3.3.1 汉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本身复杂
        3.3.2 母语的负迁移
        3.3.3 师生对于转折关联词语重视不足
第四章 :对越南学生汉语转折关联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4.1 课堂教学的建议
    4.2 对于现行教材编写和辞书编著的建议
        4.2.1 主要汉语教材对“偏/偏偏”的注释、讲解和练习
        4.2.2 主要辞书对“偏偏”的注释和例句
第五章 :结语
    5.1 全文主要内容和观点总结
    5.2 本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转折关联词测试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小川;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王霞;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程晓明;转折句式与转折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吴中伟;主述结构和关联副词的句法位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胡培安,王岩;转折句的逻辑语义关系[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傅雨贤;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分布[J];汉语学习;1983年03期

7 宋玉柱;再谈关联词语在单句成分间的连接作用——从“却”字连接主、谓谈起[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8 周刚;关联成分在单句中的功能再探[J];汉语学习;2000年06期

9 金允经,金昌吉;现代汉语转折连词组的同异研究[J];汉语学习;2001年02期

10 周刚;关联成分的套用及其省略机制[J];汉语学习;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1830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30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d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