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话的语气词
本文选题:玉林话 + 语气词 ; 参考:《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玉林话的语气词有20来个,主要用于句末,可单用,大多还可连用。本文对"咧、嘞、(?)、哗、咯、嘛、啊、呀"等8个常见语气词单用于句末的情况进行考察,说明其意义和用法。
[Abstract]:There are more than 20 modal words in Yulin dialect, which are mainly used at the end of sentenc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se of eight common motifs in the end of a sentence, such as "er, er, er, ah, ah", etc., and explains their meaning and usage.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兰;;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语气词偏误分析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王震;;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评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孙惠;;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浅谈“啦”的用法[J];华章;2011年13期
4 于红莉;;试论语气词的语法特征及作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郭娇;查中林;;《颜氏家训》语气词“乎”用法探微[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6 钱文华;张玮;;仙居方言常见的语气词[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朱琳;;泰兴话的ADV+VP问句[J];语言研究;2011年03期
8 王文芳;;现代汉语语气词“吧”位于句中时的语气意义[J];成才之路;2011年24期
9 陆侠;;安徽蒙城方言中的“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小军;;虚词衍生过程中的语音弱化——以汉语语气词为例[J];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子瑜;林茂灿;;语气词“maO”的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2 张文贞;;枣庄方言语气词“来”的语法化阐释[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杨红华;;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表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万丽媛;;南昌(昌东镇)方言句末语气词的构造、音读和功能[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琳;;泰兴话疑问句语气词及其修辞功能[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方绪军;;语气词“罢了”和“而已”[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肖惠萍;;虚拟世界的传情色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小武;;象声词、语气词的声调问题[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徐阳春;;关于“的”字的句法分类[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梁朝文;布依语汉语语气和语气词对比研究[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范昕 实习生 包慧烨;谁懂“孩纸,你肿么了?”[N];文汇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红艳;网络泛滥“蜜糖体” 甜到腻人[N];北京日报;2010年
4 吴m#麓;中国方言:离去前的挽留[N];北京科技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靳晓燕;2009年中国语言文字“大盘点”[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隽波 实习生 陈森森;汉字最近有点烦[N];山西日报;2011年
7 吕永海;网络新词例说[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氏明河;汉越语气词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曹银晶;“也”、“矣”、“已”的功能及其演变[D];北京大学;2012年
3 张小峰;现代汉语语气词“吧”、“呢”、“啊”的话语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任晓彤;元杂剧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孙汝建;语气和语气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1998年
6 刘黎岗;重庆话口语中话题的结构与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肖万萍;桂北永福官话特色虚词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静;《史记》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海洋;北京话常用词社会分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海英;汉语语气词的对外教学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宋加群;安徽怀远方言的语气词“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启萍;新生语气词“哦”的多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彬安;枫泾方言语气词“嘎”的用法和功能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邢锐;美英学生现代汉语典型语气词习得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张晓峰;先秦常用语气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彦;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8 李岩璞;东北小品演员语言中语气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国欢;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气词“啊”、“吧”、“呢”、“吗”习得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黄荣;日韩留学生汉语语气词习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9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2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