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几个语气副词的语义变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1 14:04

  本文选题:现代汉语 + 语义变体 ; 参考:《南开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文借鉴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位与变体的思想,以浮现语法理论为基础,,选取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气副词“其实”、“原来”、“当然”和“难道”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变体,并整理不同语义变体之间的演变关系,在共时的平面中总结语义演变的路径。本文分为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具体词语的语义分析两大部分。基本理论的研究介绍了浮现语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发展。具体词语的语义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详尽描写所选副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变体;2、整理不同语义变体之间的衍生关系,归纳演变的规律;3、探讨语义演变背后的动因和机制。 文章共分为七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简要概述了与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有关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学界对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阐述了本文使用“语气副词”这一术语的原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划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并交代了本文划分不同语义变体的标准。 第二章以P.Hopper的《浮现语法》(Emergent Grammar)为出发点,介绍浮现语法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汉语学界结合该理论对汉语的研究。本章主要从浮现的含义、语法的含义、语言的含义三个部分阐述了“用法先于语法”的思想,并指出了浮现语法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讨论了“其实”、“原来”、“当然”和“难道”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变体及变体之间的衍生关系。 第三章研究不同语境下“其实”的语义变体。副词“其实”在现代汉语中有五个语义变体:“其实1”、“其实2”和“其实3”均表示前后小句的语义对比,但彼此之间仍有语义差别;“其实4”表示说话人对所述内容主观认同的语气;“其实5”的意义比较虚灵,作用在于加强前后话语之间的关联。这五个语义变体之间的衍生关系是:对比→主观认同→关联。 第四章研究不同语境下“原来”的语义变体。“原来”在现代汉语中有时间名词和副词两种用法,时间名词“原来1”表示过去义,副词“原来”有四个语义变体:“原来2”表示原因义;“原来3”表示转折义;“原来4”表示说话人恍然醒悟的语气;“原来5”具有加强前后话语之间关联的功能。时间名词“原来”与副词“原来”的四个语义变体之间的衍生关系是:!椩蚬

本文编号:1829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29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