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知识观视角下“知识”概念的语义辨析
本文选题:知识 + 知识观 ; 参考:《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摘要】: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可以分为"知"与"识"两个层次。"知"是知识的表层部分,而"识"是知识的核心与精髓。"知"是"识"的基础,"识"是"知"的最终目标。"识"是认识、观点、见解、思想与分析判断能力的统一,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识"的能力。
[Abstract]:Knowledge in an individual's mi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 Knowledge is the surface part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is the core and essence of knowledge. Knowledge is the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knowledge. Knowledge is the unity of knowledge, opinion, opinion, thought and analytical judgment, and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Modern education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o form "knowledge".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H1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汪昌华;;教学中个体差异性平等的内涵及实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邵忠德;丁荣锦;李健;;高中生化学学科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王传兵;;初中地理教师结构特征及专业化发展策略——基于安徽省合肥市十所学校调查现状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孙丽;;立足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姜智慧;;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多元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于师号;;基于角色转换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瑞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3 弭金玲;;从理念认同、模式构建走向科学教育设计——天津中学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三部曲[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何伟玲;;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焦蓓蓓;;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有效方法——浅议有轨尝试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吴心平;;教师首先应该重视语音的学习与提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伊秀莲;;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梁春怡;;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童美玲;;与时俱进,,拓展地理教学新思路[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春莲;A、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登科;非线性学习策略下基于ASP.NET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何淼;思想政治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6 鞠霞;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吴晓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新探[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忠勇;新课程改革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维铭;对话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玉驹;中学作文课堂生态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潮;;文艺欣赏中审美主体的认知结构及建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6年02期
2 黄少华;;发生认识论:一个运用系统理论研究微观认识论的范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章士嵘;;认知结构从何而来——天赋论与建构论之争[J];现代哲学;1988年01期
4 陈建中;外语阅读的心理机制和教学方法[J];外语教学;1991年02期
5 郝宁湘;进化认识论研究[J];攀登;1994年04期
6 蔺云,熊钦长,李胜利;论《高等代数》的结构性教学原则[J];嘉应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钟守满;“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解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覃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英语学习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9 闫爱静;建构主义与学生的主体地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娄永清;林昆勇;;康德先天图式与认识论革命[J];创新;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民;;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王建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内地、港、澳)“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元纯;;顺应学生认知结构消除能力与知识的断层现象[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李彩霞;;论媒介素养与和谐社会[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丛迎旭;;动词名物化的有界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袁仕光;;制约水族儿童学习成绩提高的心理因素及其对策[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朱鹏;;澳门现代教育发展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秦杉皓;;开放教育在现代教育环境中的发展[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9 李贤;余嘉元;;精神科医生认知结构的初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滕丽虹;;高一年级《邓小平理论青少年读本》第八章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一节的教学设计[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君;现代教育的悲哀[N];保定日报;2005年
2 羊中兴;小学而大遗的现代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张童;将现代教育进行到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4 姜义华(复旦大学教授);建成现代教育中心强化服务水平[N];联合时报;2005年
5 潘鸿彬 记者 夏泽平;注重现代教育 提高办学质量[N];安徽经济报;2010年
6 顾今;现代教育的使命:培养现代人格[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谢泳;大学的自由[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湖北省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谭德江;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N];学知报;2011年
9 别志雷;“教师难忍奇思怪想”揭开了什么谜底[N];河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更;市委老干部局拓展老年现代教育[N];石家庄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一鸣;教育与时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俞姗;企业的性质及其利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玉芳;持续性社会事件认知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晓辉;基于消费者认知视角的品牌选择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晓东;基于企业高管认知的企业战略变革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鸿文;精细加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方荟蕾;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秀梅;建构主义与中学数学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秦向荣;高中生CPFS结构与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的相关及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毛立雨;优秀与新手数学教师认知结构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付佳梅;集合概念教学的若干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丽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军;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探索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云霞;高中生解决化学信息给予问题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唐兢;中学生数学知识网络的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7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3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