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发布时间:2018-05-12 02:31

  本文选题:第二语言习得 + 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参考:《中国外语教育》2011年03期


【摘要】:正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年10月19日至21日在武汉举行。大会主题为二语习得与外语教育。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
[Abstract]: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scheduled to be held in Wuhan from October 19 to 21, 2012. The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meeting was held by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Committee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Branch of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ssoci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委会;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九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外语界;2010年06期

2 ;第九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福州举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3 ;第九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英语知识;2011年02期

4 刘宏;;“中国高校俄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国俄语教学;2007年02期

5 ;翻译理论与实践暨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上海翻译;2009年04期

6 ;《中国俄语教育三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预通知[J];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01期

7 ;《俄罗斯“中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01期

8 许宏;杨波;郑洁岚;;中国俄语教育3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04期

9 ;第七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10 桂永霞;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因素与外语教学[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孙广勇;“泰语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6年

2 杨争鸣;我市强化中小学英语教师英语口语培训[N];玉溪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吴琳 通讯员  姚素文;国内外专家研讨中国高校俄语教学[N];光明日报;2006年

4 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 王凯旋;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的优势[N];贵州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理;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恩华;“V到+NP、V在+NP”的句法语义汉韩对比研究及其理论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黄怀飞;汉语母语者第二语言习得成绩的年龄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连瑞;中国学生英语中介语发展的话题突出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郑超;IP外名词性结构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初始重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7 周保国;中国学生英语冠词过渡语知识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之南;中国高校学生英语口语策略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尹洪山;语篇中前置句法结构的语用制约[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玲;词汇短语在口语语篇中的使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邹星;“i+1”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舒洁;交互式课堂中教师话语人际功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小彩;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水平及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付珊娜;年龄因素如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国辉;认知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温肇宽;论如何减少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吴文辉;从认知的角度看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D];厦门大学;2009年

9 曹阳;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俄语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舒文蔓;词汇频率与上下文信息丰富程度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探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76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76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