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当今汉语通称与非通称语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3 23:38

  本文选题:通称称谓 + 非通称称谓 ; 参考:《内蒙古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通称称谓和非通称称谓是汉语称谓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通俗地说,通称称谓可以指称涵盖范围较广的人群,非通称称谓只能称呼某个人或某类人 本文试图描述现代汉语通称和非通称在当今社会口语交际中的使用状况,并探讨其使用特点和使用原则。在论文语料的选取方面,采取实地语料调查与摘录当代小说中人物对话相结合的方式,并从规范的对外汉语教材中选取人物对话对语料进行补充,力图从生活原貌、作家笔下的生活、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立体多方位的反映中国当今社会通称与非通称的使用特点。并总结出在与陌生人的交际中,选择使用通称占优势,遵循礼貌原则优先;在与熟悉的人交往中,选择使用非通称占优势,遵循情感原则和等差原则。
[Abstract]:General appellation and non-generic appellation are two major parts of Chinese appellation system. Popularly speaking, a generic titl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a broad range of people, but a non-generic title can only refer to a person or category of pers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 use of generic and non-generic terms in modern Chinese in oral communi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of their use. In the aspect of selecting the corpus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ield corpus with the excerpt of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characters in the contemporary novels, and selects the dialogue to supplement the corpus from the standard textbook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order to try hard to supplement the corpus from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life. The writer's life as well as the textbooks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 of general and non-generic terms in China today.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strangers, the use of generic terms is dominant, followed by the principle of politeness first, and that in communication with familiar people, the use of non-generic terms dominates,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emotion and equality.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敬林;英文书信中的称呼语及敬语[J];大学英语;1996年08期

2 赵英玲;论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陈俊,彭仁忠;称呼语在中西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赵亮;试论“语言是社会的镜像”——称呼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丁崇明;男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功能配置及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6 汤贤均;析“祥林嫂”之类称呼语的结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7 荣晶;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及其相关因素[J];思想战线;1994年02期

8 陈丽冰;《雷雨》称呼语的特点及原因[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9 宁越红;俄语名词称呼语交际类别浅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6期

10 王晓红;称呼语的社会文化标志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封淑珍;;称呼语运用例谈[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绍明;;军人制式称呼语浅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曹冬雪;;“-子”称谓词的特点[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白鹏鹏;;探究称呼语的人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洪水英;;浅谈中国古今女子称谓的文化内涵[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董爱丽;;由“职业简称+亲属称谓”构成的称谓词[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陈秀芹;张积家;;关于“老外”一词的心理学研究——对一个称呼语使用动机和感受的调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余华;刘楚群;;群体确称语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艳元 田梅;称呼泛化折射时尚变迁[N];贵州政协报;2011年

2 张春芳;相似的中韩称呼语[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张永奋;临时称呼语趣谈[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销售基本知识(三):交往中相互介绍的细节[N];电脑商报;2003年

5 王泉根;古人取“字”的解析[N];河南科技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韩冬 实习生 张玉红;“老外”在唐山找到“家”[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7 李航;我市以“巧”促“实”开展公民道德教育[N];商丘日报;2006年

8 湖北省枝江一中 董云;语文学科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9 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全安中学 李正刚;冒号五用七不用[N];学知报;2010年

10 陈淳义;关注两岸语言差异 促进两岸语言融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果娜;中国古代婚嫁称谓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马丽;《三国志》称谓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戴晓雪;汉语称呼中的“代位”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严苡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刘畅;《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贾娇燕;《醒世姻缘传》社会称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敏;当今汉语通称与非通称语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王丹;男子配偶称谓的社会性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3 苑香红;《大染坊》称谓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梁平;《现代汉语词典》78版和05版称谓词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丽;称呼语与对外汉语教学[D];西北大学;2010年

6 姜春霞;汉英称谓语对比与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7 吴茂萍;唐代称谓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张夕宽;军校学员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同军校文化与网络结构的互动[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程冰;现代韩中称呼语的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10 李英实;关于初级中学《朝鲜语文》教科书的称呼语研究现状[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85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85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d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