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重叠和词性迁移——以重叠式AABB的状态形容词类化功能为例
本文选题:重叠式AABB + 状态形容词功能 ; 参考:《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摘要】:名词性和动词性词语进入重叠式AABB中,AABB就会从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方面偏离原来的名词性和动词性而呈现出状态形容词的特点。重叠式AABB具有状态形容词功能类化作用,重叠具有词性迁移功能,是现代汉语词语功能调节的重要形态手段,可以从形态变化角度体现现代汉语词语功能的灵活性。
[Abstract]:Noun and verb AABB will deviate from noun and verb in grammatical meaning and syntactic function and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 adjectives. Reduplicative AABB has the function of functional categorization of state adjectives and the function of part of speech transfer. It is an important morphological means to 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modern Chinese words and expressions, which can reflect the flexibility of the functions of modern Chinese words from the angle of morphological changes.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动词重叠形态和非重叠形态比较研究”(编号:10BYY060)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主观性研究”(编号:09YBB357)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动词重叠形态和非重叠形态对比研究”(编号:09A084)的阶段性成果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邵阳学院)成果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清淮;名词的AABB叠合[J];汉语学习;1998年03期
2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5期
3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柳国栋;;《论语》重叠词略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谭景春;;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爱玲;汉语、印尼语限定性与描写性状语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旷金辉;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ames D.McCawley ,张伯江;汉语词类归属的理据[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2 朱德熙;;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J];方言;1993年02期
3 刘丹青;“唯补词”初探[J];汉语学习;1994年03期
4 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5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5期
6 张国宪;;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J];中国语文;1995年03期
7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年05期
8 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J];中国语文;1996年01期
9 沈家煊;;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J];中国语文;1997年04期
10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J];中国语文;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玉明;夏群;;单音节动词原调式重叠AAy及其状态形容词功能[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华玉明;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ABB的状态形容词功能[J];唐都学刊;2003年02期
3 邱莉芹;ABB式形容词的语用特征及类化表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类化现象分析[J];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00期
5 李冬梅;;浅论汉语词缀的类化作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4期
6 李宇明;;试论“们”在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的类化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7 江海燕;;迁西方言的轻声与轻声前字的变调[J];南开语言学刊;2004年01期
8 周荐;;同部首词的构成和结构分析[J];中国语文;2006年02期
9 钟应春;关于等同宾语[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邹哲承,黎明;从汉语句子的强势看“幽了一默”的合法性[J];语文建设;199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向荣;现代汉语中以“不”结尾的疑问句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杜帆;从甲骨文到小篆[D];青岛大学;2011年
3 车淑娅;“问”只宾语演变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4 王乔;现代汉语“X点”族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钟慧琳;安远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明;论现代汉语双音节“短语词”[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f,
本文编号:1889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89089.html